论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根本区别
本文选题:经济学 + 管理学 ; 参考:《世界经济文汇》1998年04期
【摘要】:正 由于经济管理一词使用频率非常高,所以许多人误以为经济学和管理学大同小异。事实上经济学与管理学是有很大区别的两门学科。他们的根本区别在于经济学与管理学中的人是不同的人。人在经济学和管理学中都是行为主体,但作为独立学科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并不研究每一个具体的、各不相同的人;而是根据各自的学科目的和研究对象,基于人们一般的普遍的行为特点,对人作抽象化、概念化的假定,以便于分析。这样得出的对人的认识就是行为主体的基本假定,这种基本假定是进一步分析的基本前提。正因如此,对行为主体的不同认识或假定导致了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根本区别。经济学和管理学中对行为主体假定的区别表现在行为主体的基本倾向和相互关系两方面:
[Abstract]:Because of the high frequency of use of the term economic management, many people mistakenly think that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are much the same. In fact,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are two very different disciplines. Their fundamental difference is that people i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are different. Human beings are both behavioral subjects i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ut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as independent disciplines, do not study every specific and different person, but according to their respective academic objectives and research objects. Abstract and conceptualized assumptions are made based on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behavior for easy analysis. In this way, the understanding of human is the basic assumption of the behavior subject, and this basic assumption is the basic premise of further analysis. As a result,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or assumptions of behavioral subjects lead to fundamental differences betwee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ssumption of behavior subject i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lies in the basic tendency of behavior subjec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分类号】:F0;C9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伍业锋;竞争概念辨析及竞争理论初探[J];经济师;2005年11期
2 薛建强;;管理学与经济学的比较分析:基于人性假设的视角[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7年05期
3 管丽华;;人力资源管理的经济学和管理学比较分析[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年12期
4 陈通;赵成;;多维视角中的交汇——论经济学与管理学[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肖世明;经济学与管理学研究方法比较[J];亚太经济;2004年04期
6 蔡文英;;公司治理:经济学、法学与管理学的三维探析[J];新经济杂志;2008年Z1期
7 黄锐;欧阳东;;社会资本理论的演进与争议[J];商业时代;2009年02期
8 芮明杰 ,孙继伟;论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根本区别[J];世界经济文汇;1998年04期
9 余冰;任莎;欧志梅;何玉花;罗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研究综述[J];物流技术;2011年11期
10 孙杨;;论用经济学与管理学知识做好煤炭企业大额资金业务的监管[J];财经界(学术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学敏;;80年代我国工业企业管理学体系及其特点[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3卷)[C];1995年
2 王振华;王霞;;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8年
3 张灼凡;;“无为而治”是管理学的最高境界[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4 李春生;;灰色系统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张行勇;李明德;;论科技期刊编辑部管理体制创新[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6 马军平;郭承运;;人才优势与软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7 黄毅;;开拓创新 打造“名牌” 促进煤炭经济管理学术繁荣[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二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第三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论文集(2002)[C];2002年
8 李宗领;;退耕还林促进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建设[A];“科学发展观与沿海经济”高层论坛暨省专家献策服务团换届大会论文集[C];2007年
9 曲俊延;;应用管理学的理论方法从事编辑工作[A];学报编辑论丛(第五集)[C];1994年
10 章凯;;动机的自组织目标理论及其管理学蕴涵[A];第七届北京青年科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金碚;竞争力是对智慧的挑战[N];中国经营报;2003年
2 厉以宁;经济学和管理学中的难点问题[N];北京日报;2004年
3 仲筏;快意的管理学[N];中国贸易报;2004年
4 康国平;园丁也能管理好企业和社会?[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5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经营报》总编辑 金碚;竞争力研究从经济学到管理学[N];中国经营报;2003年
6 王吉鹏;小心,别被“算命先生”忽悠了[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周璐;竞争力是对经济学、管理学和企业家智慧的挑战[N];中国经营报;2003年
8 杨吉;玛丽·福列特:被误会的“管理学先知”[N];中华读书报;2007年
9 周勇刚;管理学添加新元素[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10 王巍;管理学:从昔日繁盛到辉煌不再[N];经济参考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融昆;中国海关管理:一个管理学的个案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王晓琴;决策经济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郝英奇;管理系统动力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汤剑波;重建经济学的伦理之维[D];复旦大学;2004年
5 黎永亮;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能源资源价值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6 汪秀婷;企业竞争战略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7 李大海;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海水养殖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8 陈建;论仲裁员在市场经济中的定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9 叶浪;旅游资源经营权论[D];四川大学;2004年
10 文风;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启贤;国有企业管理层和员工收购中行为主体的利益博弈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2 杨丰吉;间接正犯概念之分析[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3 王莹;基于组织学习视角的企业内制度演化理解[D];厦门大学;2008年
4 黄华;中国检验检疫机关行政伦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5 毕秀瑜;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6 和建敏;民事证据搜寻与证明行为的成本分析与博弈理解[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7 林咏红;中小学有效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光;现代领导力问题刍议[D];黑龙江大学;2008年
9 楼雪萍;杭州市亲友旅游市场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雷韶华;我国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及管理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137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2113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