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组织管理论文 >

高职管理类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发布时间:2018-09-17 20:24
【摘要】:"工学结合"培养高职管理类人才可分为"订单式"培养模式、"合作式"培养模式和"合资式"培养模式。校企岗位轮换是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有效形式。
[Abstract]:"combination of work and study" can be divided into "order", "cooperation" and "joint venture" training mode. Job rota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students' practical operation ability.
【作者单位】: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C9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赵云霞;史洪云;魏玉洁;;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7年01期

2 许笑平,陈代芬;高职管理类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构建模式[J];职教论坛;2005年03期

3 耿洁;;工学结合及相关概念浅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3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何艳斌;黄颖;;高职院校校外实践教学的探索与研究[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2 乔淑英;马立源;王丽君;;关于高职院校文科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27期

3 毛园芳;;校外实践教学组织形式和操作机制探索——以经济管理类专业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10期

4 徐普平;;高职文秘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26期

5 戴桂荣;张泽;;高职实训基地建设共享机制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19期

6 王萱;;浅谈高职工科电类专业校外实训模式[J];职业圈;2007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金梅;广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工学结合的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炼,陈琪琳;寻找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的突破口[J];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19期

2 刘英;略论国外高职教育模式[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易淼清;对高职营销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 王华轲;半工半读教育及其当代意蕴探寻[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颜涤波;桂南岭;;学校、家庭一体化教育的有益尝试[J];乡镇论坛;1989年10期

2 葛仲希;;对“专业证书”教育的探索[J];金融管理与研究;1990年03期

3 王发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中等职业教育改革[J];决策探索;1993年11期

4 杨健;技术员及其培养[J];机械职业教育;1994年04期

5 吴玉茹;浅论财经类本科生的培养模式及措施[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1994年S1期

6 吴时明,方光清;论企业家的素质要求培养和选拔[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1995年04期

7 孙一;财会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建设初探[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8 程文文 ,潘燕华;未来管理人才培养的模式[J];人才开发;1996年05期

9 孙津;论建立外贸企业家成长机制[J];对外经贸实务;1997年07期

10 宋廷敏;论煤炭高校的适应性调整[J];工业技术经济;199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建国;赵惠君;;21世纪水利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A];中国水利学会一九九九年优秀论文集[C];1999年

2 孙升云;吴启富;;二十一世纪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3 赵常伟;张建东;王学舟;马素军;;医学院校全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思考[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4 张克猛;;谈谈工科非机类、电类力学课程的改革——兼述《机械工程基础》教材的体系特点[A];世纪之交的力学教学——教学经验与教学改革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5 刘兴茂;陈昭烈;刘红;熊福银;;心肌细胞体外三维培养的初步研究[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6 黄晓琳;;从美国康复医师培养模式看我国康复医学教育[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康复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7 杨正云;;谈体育教师人才的素质培养[A];亚洲人才战略与海南人才高地——海南省人才战略论坛文库[C];2001年

8 阎新华;;挑战生命科学前沿——解读徐荣祥和他的干细胞研究[A];烧伤湿性医疗技术(MEBT/MEBO)论文集锦[C];2001年

9 李青峰;许克毅;;论研究生党建工作的特点[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10 王萍;林善明;;探索电气及电子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A];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Education[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河北师大附属民族师范学校 王新禄;创新教育值得关注[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俞俭/文;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翟帆;高职高专: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成长的摇篮[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史根东;创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N];光明日报;2000年

5 曲振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与培养模式[N];光明日报;2000年

6 通讯员 王群、龙泽群;共谋高层次人才培养良策[N];湖北日报;2000年

7 刘文选;上海中医药发展“大跃进”[N];健康报;2000年

8 钟山;当代大学生的优势和不足[N];吉林日报;2000年

9 伊边;当代大学生的三点优势和不足[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0年

10 ;著名大学校长话“创新”教育[N];联合时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陈昭烈;哺乳动物细胞无载体固定化培养技术的建立[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2 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周泉兴;我军院校初级指挥军官培养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赵海涛;基于问题的校长培训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东光;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系列课程综合改革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6 唐国瑶;我国住院医师培养模式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赵金昭;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与培养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8 罗文标;基于知识创新的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晓燕;四川省建设类中专教育发展思路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2 余大山;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3 李传新;论建立开放的高职高专大学物理课程体系[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4 高爱国;新时期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解析与思路[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5 高明霞;论听、说的内在联系及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D];延边大学;2001年

6 马福君;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特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7 王凯;新型骨干师资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郭华;关于构建军队全科医学教育模式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9 李盛;WTO与大学本科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10 朱正亮;大学生素质发展的管理学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2469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22469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4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