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社会治理创新:动因、要素与路径

发布时间:2018-03-03 22:06

  本文选题:社会治理创新 切入点:公共精神 出处:《探索》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良好的社会治理是实现政治稳定和整个社会长远发展的基础。我国社会转型引发的利益多元化和社会矛盾日趋复杂,使原有社会管理实践中的各种问题日益凸显。行政控制思维模式主导下的治理主体单一,治理目标异化和治理能力弱化,以及社会价值体系混乱所致的公共精神缺失等,共同引发社会治理失效。在当下的政治和社会条件下,基于协商民主理论与社会治理在价值上的契合,当以协商民主为基础,通过培育社会组织和公民精神,强化法治保障等途径推进社会协同治理,重构社会政治生态。
[Abstract]:Good social governance is the basis for achieving political stability and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society. It makes all kinds of problems in the practice of the original social management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The administrative control thinking mode leads to the single governance subject, the alienation of the governance goal and the weakening of the governance ability, as well as the lack of public spirit caused by the confusion of the social value system, etc. Under the current political and social conditions, based on the consensus of value between the theory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nd social governance, we should cultivate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civic spirit on the basis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Strengthen the guarantee of the rule of law and other ways to promote social coordinated governance and reconstruct the social political ecology.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
【分类号】:D63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清华;;协同治理与公民参与的逻辑同构与实现理路[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刘伟忠;;我国协同治理理论研究的现状与趋向[J];城市问题;2012年05期

3 杨安华;李民;张伟;;连片特困地区公共安全协同治理研究——以武陵山片区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4 孙萍;闫亭豫;;我国协同治理理论研究述评[J];理论月刊;2013年03期

5 姬兆亮;戴永翔;胡伟;;政府协同治理: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协同治理的实现路径[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6 杨华锋;;协同治理的话语结构谱系与创新路径探析[J];学习论坛;2013年05期

7 李霞;干胜道;;非营利组织文化协同治理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8 鹿斌;周定财;;国内协同治理问题研究述评与展望[J];行政论坛;2014年01期

9 邓穗欣;丹尼尔·马兹曼尼安;湛学勇;;理性选择视角下的协同治理[J];复旦公共行政评论;2011年00期

10 张洪武;;非营利组织多中心协同治理模式选择[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何水;;协同治理:理论分析与中国关怀——社会资本理论的视角[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徐祖荣;;多元化协同治理与社会救助[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肖文涛;;协同治理:服务型政府的治道逻辑[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杨志军;;多中心协同治理模式:基于三项内容的考察[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五辑2009)[C];2010年

5 徐祖荣;;协同治理视野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经验逻辑:价值取向与路径选择[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顾昱;陈松;;基于电子政务的政府治理模式创新——协同治理机制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肖湘雄;毛栩;;城镇化进程中的征地拆迁多元主体协同治理?[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安华 徐州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连片特困地区发展须以公共安全协同治理破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记者 宋晖 实习记者 陈曦;多元协同治理促进政府创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蔡长春;浙江慈溪:基层组织和社会组织协同治理[N];人民日报;2012年

4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燕继荣;协同治理才能实现社会善治[N];新华日报;2012年

5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 陈义平;共治与善治:社会治理的二维目标[N];安徽日报;2014年

6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 边晓慧;构建协同政府超越碎片化治理[N];光明日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郭丽君;以改革和担当精神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N];光明日报;2014年

8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授 宋世明;转型是从公共行政迈向公共管理[N];光明日报;2013年

9 特约撰稿 庄德水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大陆版”廉政公署可“欲”不可求[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4年

10 祝良华 重庆市水利局副局长;创新社会治理的路径[N];学习时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光容;政府协同治理:机制、实施与效率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杨华锋;论环境协同治理[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爽;社会组织协同治理网络群体性事件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2 孟建峰;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3 宋彦宁;环境危机的协同治理模式构建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4 莫涵;地方政府协同治理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质量影响的调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宋丽萍;公共危机治理的路径选择:协同治理[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6 陈成干;城市基层社会协同治理的模式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7 何慧玲;产业转移中承接地政府协同治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8 牛利娟;协同治理视角下的地方政府社会治理创新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5年

9 胡徽;流域协同治理的主体动力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10 贺江华;推进井冈山区域协同治理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628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5628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a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