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善治能力建设探析
本文选题:西部民族地区 切入点:基层政府 出处:《广西社会科学》2016年12期
【摘要】:善治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政府是善治主体中首要的、关键性的主体。西部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善治有利于增强政府公信力、维护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基层政府善治能力建设需围绕以人为本、可持续性、妥协宽容及协商一致等基本原则展开。要推进西部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善治能力建设,应树立西部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善治理念,推进基层政府法治化进程,构建国家、市场与社会多元主体协同的复合治理模式和完善基层政府善治责任的追究机制。
[Abstract]:Good governance i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governance capacity, and the government is the primary and key subject of good governance. Good governance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in the western minority areas is conducive to strengthening the credibility of the government. Maintaining long-term stability in ethnic areas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democratic politics. Building the capacity of grass-roots governments to govern well must revolve around people-oriented, sustainable,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ompromise, tolerance and consensus through consultation are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building of the capacity of the grass-roots government in the western minority areas,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good governance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in the western minority areas, to promote the process of the rule of law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and to build a country. The compound governance model of market and social pluralistic subjects and the investigation mechanism of good governance responsibility of grass-roots government are improved.
【作者单位】: 桂林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桂林医学院医学伦理与职业道德研究中心;
【基金】:广西高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专项课题(DSBD14YB14) 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项目(桂教科[2014]14号) 桂林医学院哲学社会科学课题(2016SK001)
【分类号】:D63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瓦莲京娜;西部民族地区建设小康社会存在的困难及相应对策[J];理论研究;2003年06期
2 黄飚;;西部民族地区县级党组织执政能力问题初探[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2期
3 梁英;;论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理论研究;2009年05期
4 苏雪芹;;西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J];前沿;2013年04期
5 李致江;;西部民族地区贫困与反贫困问题探析[J];人口.社会.法制研究;2009年00期
6 张顶立;把握基本特征 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健康发展[J];攀登;2002年01期
7 罗菊芳;论西部民族地区的道德建设[J];青海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8 宋才发,崔伟杰;关于西部民族地区科技跨越式发展的法律思考[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2年02期
9 马智芳;试析西部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攀登;2003年S1期
10 高君智;西部民族地区如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J];甘肃理论学刊;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高娃;;抓住时机,发挥优势,加快中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A];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学术讨论会暨第九次顾问座谈会论文集[C];2000年
2 夏连仲;孙兆文;王有星;;西部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A];兴边富民与少数民族发展——第十次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3 杜受祜;;“绿色GDP”引领西部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A];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曾德盛;;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与西部民族地区开发[A];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4年
5 邱奇;刘延平;;西部民族地区交通经济带研究[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上册)[C];2005年
6 郑长德;;对外贸易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经验分析[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7 曾德盛;;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与西部民族地区开发[A];邓小平百周年纪念-全国邓小平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4年
8 谢长进;;制度供给:西部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中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路径[A];西部发展评论(2005年第3期 总第17期)[C];2005年
9 郑长德;;论西部民族地区资本的形成与资本市场的发展[A];面向新世纪的中国经济[C];2000年
10 马贤惠;冯伟;张丹;;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A];西藏及其他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吴文彪 张治东;马国权委员建议:大力支持西部民族地区人才引进[N];华兴时报;2011年
2 赵曦 陈婷怡;应调整西部民族地区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思路[N];中国民族报;2011年
3 魏向前;如何打造西部民族地区的对外形象[N];中国民族报;2012年
4 魏向前;打造西部民族地区的对外形象[N];西部时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田新元;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显著改善[N];中国改革报;2005年
6 郑长德;西部民族地区反贫困的战略选择[N];中国民族报;2005年
7 ;西部民族地区资源开发的法律与政策[N];光明日报;2002年
8 王慧敏;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的模式转换[N];西部时报;2004年
9 康学海(作者系合作市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部长);加快构建长效机制 永葆西部民族地区党员先进性[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6年
10 杨继国;促进西部民族地区文化发展[N];宁夏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艾尔肯·艾则孜;多元宗教文化背景下西部民族地区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2 黄颂文;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法制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李盛刚;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发展:基于自我发展能力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4 徐占元;西部民族地区加强党的政治整合能力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赵新国;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6 吴建国;现代化视角下的西部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论稿[D];四川大学;2003年
7 田洪昌;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政策法律促进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8 曹海英;西部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9 朱瑾;西部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10 陈徐奉;西部民族地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欢;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现代化若干问题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0年
2 阙芳菲;西部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3 李秋旭;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树皮中持久性有机卤素化合物水平及分布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
4 李素艳;转移支付对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D];贵州大学;2016年
5 马海师;西部民族地区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整合能力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朱凤霞;西部民族地区本土化就业论[D];四川大学;2005年
7 尚衡;西部民族地区政府与市场的职能定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8 张菁;西部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机制建设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9 侯正林;西部民族地区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研究[D];吉首大学;2013年
10 刘志强;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评价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570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657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