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扬州市困境儿童救助政策执行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05 00:17

  本文选题:困境儿童 切入点:救助政策 出处:《扬州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抚养和关爱儿童是人类发展的基石”。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家庭问题等因素的影响,困境儿童的数量逐渐增加,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关爱困境儿童工作成为党和政府关注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也是社会福利制度构建的重要议题。国务院2016年6月下发了国发[2016]36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2015年,扬州市出台《扬州市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工作实施方案》,首次对困境儿童保障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本文试图结合社会公平、社会救助、新公共服务、公共政策执行等公共管理学相关理论,从公共管理学的角度研究扬州市困境儿童救助政策执行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扬州市困境儿童救助政策从政策制定、保障对象和执行机构等方面经历了不断变迁,当前的救助政策突破了传统救助框架,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群体分类清晰明确,也初步探索建立了救助困境儿童的服务网络体系,在全市涌现出不少民间组织参与困境儿童救助,但是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政策覆盖不全、救助资金分布不平衡、政策管控范围过窄、政策知晓率不足、救助“造血”功能缺失等问题,导致遗漏救助、不公平救助、拒绝受助、被动救助、依赖救助等问题。本文从政策、执行主体、目标群体、环境等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扬州市困境儿童救助政策执行受到制约的原因,一是政策制定归于宏观、规范力度不足、存在制度性贫困、财政资本注入不足;二是部分政府部门政策执行不力、民间救助组织独立性和自治性缺失、政府末梢组织基础功能发挥不充分、执行机构协同缺失、执行人员专业素质不高;三是目标群体依赖于他人提出诉求,常呈失语状态、求助意识淡薄,对政策理解度低、心理预期偏离正常救助、政治支持效用低,被置于弱势群体中的弱势地位;四是慈善文化缺失、媒体“喉舌”作用发挥不恰当等。本文认为,若要让困境儿童救助政策充分发挥应有的职能,还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遵循儿童利益至上的救助规则、建立从实际出发的救助机制、健全有力有序的监管制度,规范政策执行机制,强化政策执行力度;二是通过强化政府民生保障的集中领导、拓展资金筹措和使用渠道、发挥NGO的“外溢效应”、打造专业人员队伍等方式明确执行机构职能,探索多方合作模式;三是通过“网格化”管理查漏补缺保证政策覆盖广度、实施多元化救助措施,区别化设计政策、强化对心理救助的认知,注重群体区分、探索实施“替代性养护”等方式精准定位救助对象,精细评估分类困境儿童;四是通过用好公众传播手段,关注受助群体需求、营造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救助的氛围、提升公民关注度等方式优化政策执行环境,提升公民慈善认知。从而加强社会各界之间的合作,资源互补,共同完成困境儿童的无缝隙救助保护,解决了各机构单独救助中存在的缺陷,形成一套全社会参与的困境儿童救助保护的长效机制,为扬州市困境儿童救助政策的完善提供参考。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63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卜卫;;谁来帮助困境儿童?[J];百科知识;2006年20期

2 ;儿童工作[J];中国妇运;2008年01期

3 邹明明;;美国的困境儿童保护工作[J];社会福利;2010年02期

4 ;助人自助 与爱同行——“向日葵计划”困境儿童援助项目实施方案[J];社会福利;2011年01期

5 ;倾力打造爱心工作品牌和儿童慈善服务平台——爱心父母大联盟助教、助学、助养留守儿童等困境儿童[J];中国妇运;2011年06期

6 洪虹;陆荣春;徐群群;;困境儿童拥有“心之家”[J];社会福利;2012年07期

7 张华;;浙江:强化政策创制 保障“困境儿童”权益[J];社会福利;2012年09期

8 黄春梅;廖欣;;运用社会工作方法 预防困境儿童流浪[J];社会福利;2012年10期

9 李英涛;;河南洛宁:创新救助模式 福泽困境儿童[J];社会福利;2013年07期

10 魏莉莉;董小苹;;立足现实·展望愿景·寻求突破——“上海困境儿童保护研讨会”综述[J];当代青年研究;2013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廖林锋 记者 李国良;生活有关爱 上学有保障[N];边防警察报;2007年

2 康爱民邋廖林锋;广东边防掀起关爱困境儿童新高潮[N];人民公安报;2007年

3 杨可;慰问困境儿童和单亲特困母亲[N];汕头日报;2007年

4 杨可;千名“爱心父母”关爱困境儿童行动启动[N];汕头日报;2007年

5 记者 杨可邋实习生 刘超群;加强跟踪服务 帮扶困境儿童[N];汕头日报;2007年

6 滑翔;610名困境儿童喜认“爱心父母”[N];深圳特区报;2007年

7 ;构帮扶体系助三千困境儿童[N];珠海特区报;2007年

8 记者 陈彦邋通讯员 高峥;23名困境儿童现场“认亲”[N];中山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赵婧邋实习生 苏力 黄洁;困境儿童得到“爱心父母”呵护[N];珠海特区报;2008年

10 记者 罗迅革;救助帮扶困境儿童[N];汕尾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之师;成都市以社区为平台的困境儿童救助保护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许涛;我国困境儿童救助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3 李玉娜;专业社工介入困境儿童社会保护的案例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

4 徐梦瑶;“12·12中国困境儿童关注日”微信作品传播运营方案[D];浙江大学;2015年

5 刘静;困境儿童权益保障中的政府责任[D];延安大学;2015年

6 谢静;流浪未成年人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7 张慧;困境儿童保护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8 王娟娟;“三社联动”视域下吸毒家庭困境儿童救助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9 高娟娟;居家困境儿童救助与保护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10 尤英姿;困境儿童保障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17123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7123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2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