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大陆和台湾地区民间环保组织内部激励机制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8 18:05

  本文选题:大陆 + 台湾地区 ; 参考:《华侨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我国环境问题已相当突出,“先污染后治理”,“先恶化后改善”的发展模式已不再适用于我国的发展现状。从20世纪90年代起,民间环保组织在唤醒民众环保意识、促进公众的环境参与以及污染治理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相比其他非营利组织,民间环保组织有着更强的志愿性和民间性,其发展与治理需要激励效果更强的激励机制。因而,完善的激励机制作为组织长久发展的源泉与动力,对民间环保组织而言更具有深远的意义。由于两岸民间环保组织的发展有着文化同源性,历史背景的相似性,以及台湾地区环保事业的突出表现,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更具比较借鉴意义。为此本研究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利用文献法、深度访谈法和调查问卷法等研究方法,对两岸民间环保组织内部激励机制进行实证研究及对比分析,探究影响激励机制运作的关键激励要素。对比二者在内部激励现状及其激励效果方面的同质性和异质性,研究发现台湾地区民间环保组织的内部激励机制的激励效果更强,这与其“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路径有重大关系。与之相比,大陆民间环保组织在物质激励和长期激励方面存在差距,但在制度设计、组织架构方面值得台湾地区的借鉴学习。进而本研究通过两岸民间环保组织在内部激励机制方面的对比研究,借助案例研究丰富了非营利组织的研究视角,并探讨委托—代理理论在非营利组织管理领域的应用。在实践方面,剖析出二者内部激励机制各自特色及优劣势,同时为完善二者内部激励机制提出合理性建议,以期提升两岸民间环保组织的整体治理水平。
[Abstract]: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our country have been quite prominent.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pollution first, then remediation" and "deterioration before improvement" is no longer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ince the 1990s, civi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rganizations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arousing people's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omoting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e environment and pollution control.Compared with other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priv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rganizations have a stronger voluntary and folk nature, and their development and governance need a stronger incentive mechanism.Therefore, the perfect incentive mechanism, as the source and motive force of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the organization, has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non-government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rganizations.Because of the cultural homology, the similarity of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the prominent performanc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aiwan,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rganizations on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 is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at of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Therefore, based on the principal-agent theor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in-depth interview and questionnaire,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study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he internal incentive mechanism of non-govern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rganization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Explore the key incentiv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operation of incentive mechanism.By comparing the homogeneity and heterogeneity of the internal incentive status and its incentive effect,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 internal incentive mechanism of the priv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rganizations in Taiwan is more effective than that of the "specialization".The path of professionalization is of great importance.In contrast, there is a gap between the material incentive and the long-term incentive of the civi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rganizations in mainland China, but the institutional design an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re worthy of reference and study in Taiwan.Through the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internal incentive mechanism of the civi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rganizations, this study enriches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with the help of case studies, and probes into the application of principal-agent theory in the field of management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In practice,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two internal incentive mechanisms, and puts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internal incentive mechanism of both sides of the strai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overall governance level of civi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rganizations on both sides of the strait.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3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安秀伟;;合作与互补:我国民间环保组织与政府关系的分析[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曹亮;;社会民间环保组织的责任担当[J];杭州(周刊);2011年06期

3 肖晓春;蔡守秋;;论民间环保组织在环境法治建设中的作用[J];求索;2009年04期

4 邵煜琦;;充分发挥民间环保组织的重要作用[J];杭州(周刊);2014年07期

5 李云霞;王金稳;;我国民间环保组织法律主体地位分析[J];管理观察;2009年17期

6 陈廷辉;民间环保组织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年04期

7 赵行姝;;在道德与利益之间——试析美国民间环保组织的影响力困境[J];国际展望;2013年04期

8 ;声音[J];南风窗;2005年03期

9 本刊记者;;浅析中国民间环保组织与政府的良性互动(英文)[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S1期

10 阳露昭;卢玉婷;;上市公司环保核查法律问题初探——以参与主体为向度[J];理论探索;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曹洋;;民间环保组织及其在我国未来《民法典》中的法律定位[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董克伟;民间环保组织应发挥更大作用[N];中国改革报;2006年

2 姜敏;民间环保组织艰难求生[N];中国环境报;2007年

3 记者 代将猛;我区筹划成立首个民间环保组织[N];西藏日报(汉);2011年

4 湖南省醴陵市环保志愿者协会理事长 钟光发;如何增强民间环保组织活力?[N];中国环境报;2012年

5 记者 夏斐 通讯员 胡立华、张鹤;民间环保组织襄樊吁节水[N];光明日报;2003年

6 汤淼;谁解民间环保组织的生存之苦[N];中国商报;2002年

7 郄建荣;别让“草根”环保组织注册无门[N];法制日报;2007年

8 尹卫国;让民间环保组织发挥大作用[N];陕西日报;2006年

9 郭立场 河南信阳;如何让民间环保组织发挥更大作用[N];中华新闻报;2006年

10 通讯员 李青春邋洪岩;长垣:民间环保组织获大奖[N];河南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肖晓春;法治视野中的民间环保组织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晓燕;民间环保组织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2 林燕;我国民间环保组织环保权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

3 丁鹏;论中国民间环保组织在环境治理中的法律作用与发展[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4 郭瑞超;专家信源及报道倾向对雾霾报道传播效果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6年

5 薛振坤;大陆和台湾地区民间环保组织内部激励机制比较研究[D];华侨大学;2016年

6 肖燕君;民间环保组织法律地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赵君;论民间环保组织的法律规制[D];河海大学;2005年

8 王宏娜;我国民间环保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9 蒋颖颖;中国民间环保组织参与环境治理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10 周广岐;大连民间环保组织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7694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7694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1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