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电子政府信用:层次模型与保障策略

发布时间:2018-05-05 05:36

  本文选题:信用 + 政府信用 ; 参考:《吉林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中国政府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处于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且向信息社会变迁的进程当中,当此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政府改革持续推进,且作为综合信息技术发展与政府改革成果的电子政府构建成为各级政府因应社会变迁和科技进展的重要选择之时,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不断深化,作为其生命力的重要支撑和有力保证的电子政府信用建设的必要性凸显、迫切性增强,亟需提升到国家重大议事日程上来,为此,研究电子政府信用的内涵、属性、要义、模型和策略等基础性问题就变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本质上,电子政府信用是信息技术信用、政府信用、电子政府应用信用的结合体,是信息技术范式渗透和影响政府形态下催生的一种新的信用形态,是基于电子政府的理念方法、结构制度与文化并影响电子政府乃至整体政府合理合法性的一种新的信用类型。电子政府信用的构建能够扩展电子政府应用的广度与深度,提升电子政府的效能,并通过电子政府效能的提升引导整个社会交易系统的效能的提升,进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本文的研究逻辑架构为“内涵界定——属性明晰——要义解构——模型构建——策略探讨”。除去绪论和结论,本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阐述电子政府信用的内涵属性。笔者通过搜集、整理、分析有关电子政府、信用和政府信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对电子政府、信用、政府信用的内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电子政府信用的内涵,认为电子政府信用是以可预期阶段内电子政府的履信能力为基础,以电子政府的践诺信誉为依据的对未来电子政府的管理与服务活动履信状况的一种预判。这种预判会影响公众对电子政府的管理与服务活动的接受度。此外,本部分还在比较分析电子政府、信用、政府信用的属性的基础上,论述了电子政府信用的固有属性与赋予属性。第二部分依据电子政府信用的内涵与属性,把电子政府信用要义解构为电子政府践诺信誉与电子政府履信能力两大部分,并将这两大要义细分为9个次级要义和22个三级要义,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践诺信誉高低不同与履信能力强弱不同,将电子政府信用划分为均衡型、弱电子政府信用,差异型、弱电子政府信用,均衡型、强电子政府信用三层次模型。第三部分以提高践诺信誉与履信能力为目标,提出建立和完善电子政府信用的具体对策。
[Abstract]:The social environment that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s facing is in the process of changing from an agricultural society to an industrial society and to an information society. As thi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tinues to develop, government reform continues to advance. As a result of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government reform, the construction of e-govern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hoice for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to cope with social changes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with the deepening of e-government construction. As the important support of its vitality and the necessit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government credit which can be guaranteed, the necessity and urgency of e-government credit construction are highlighted, and it is urgent to raise it to the important agenda of the country. Therefore, the connotation, attribute and meaning of e-government credit are studied. Basic issues such as models and strategies becom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and urgent. In essence, E-government credit is a combin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redit, government credit and e-government applied credit. It is a new type of credit, which is based on the idea and method of electronic government, structure system and culture, and influences the rationality and legitimacy of electronic government and even the whole govern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e-government credit can expand the scope and depth of e-government application,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e-government, and guide the efficiency of the whole social transaction system through the e-government efficiency, and then promote the economy. Society develops well and rapidly. The logical framework of this paper is "the definition of connotation, the clarity of attributes, the deconstruction of mea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l and the discussion of strategy". Apart from the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elaborates the connotation attribute of e-government credit. By collecting, sorting out and analyzing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electronic government, credit and government credit, the author sums up the connotation of electronic government credit on the basis of studying the connotation of electronic government, credit and government credit. It is considered that e-government credit is based on the ability of e-government to fulfill its trust in a predictable period, and on the basis of e-government 's honoring reputation, which is a kind of pre-judgment on the management and service activities of e-government in the future. This prejudgment affects public acceptance of e-government management and service activities. In addition, on the basis of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the attributes of electronic government, credit and government credit, this part discusses the inherent attribute and endowing attribute of electronic government credit. In the second part, according to the connotation and attribute of e-government credit, the meaning of e-government credit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E-government 's credit standing and e-government 's ability to fulfill trust, and the two main meanings are divided into nine sub-meanings and 22 third-level meanings. On the basis of thi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of credit standing and credit ability, electronic government credit is divided into equilibrium type, weak electronic government credit, differential type, weak electronic government credit, equilibrium type. Three-level model of strong e-government credit. In the third part,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credit standing and the ability of carrying out trust,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concrete countermeasures to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credit of e-government.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经济学家董辅y=认为某些地方政府信用面临危机[J];商业经济文荟;2001年05期

2 滏阳;;政府信用亟待树立[J];中国经济快讯;2002年10期

3 郑美如;论政府信用的构筑[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2年09期

4 姚克利;培植政府信用刻不容缓[J];大连干部学刊;2002年04期

5 王和平;论政府信用的地位与作用[J];新东方;2002年05期

6 王和平;;政府信用的“危机”与重振[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7 周静;;政府信用在社会信用体系中的主导作用[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05期

8 任俊英;塑造我国信用政府的思考[J];改革与理论;2002年10期

9 刘奇中;;政府信用亟待重建[J];理论参考;2002年10期

10 沈海军;政府信用概念辨析[J];理论学刊;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金艳荣;;试论我国政府信用功能建设的路径选择[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2 郭阳;;论政府信用对公民政治参与的影响[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裴乐;;危机后的政府信用重构[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4 车传波;;论政府信用[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5 李晓宁;;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的若干思考[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吕雪枫;;论当前我国政府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7 肖伟民;;关于构建以服务型为基础的“三型”政府的思考[A];服务型、责任型、法制型政府建设论文集(《吉林政报》2006·理论专刊)[C];2006年

8 付占娟;曹强;;县级政府信用评价体系构建初探[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傅琼;;开放型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研究[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康钦;;日韩政府服务中小企业的主要做法及启示[A];广西服务企业年问题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伊文媛;论政府信用[N];安徽日报;2003年

2 记者 李萍;截至目前我市下达本级及政府信用平台贷款资金10亿元[N];格尔木日报;2009年

3 闫红;政府信用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N];四平日报;2010年

4 梁宵;政府信用值几何?[N];中国经营报;2013年

5 张健;“临时工”乱象透支政府信用[N];辽宁日报;2013年

6 记者 严婷;惠誉:改革可能为地方政府信用加分[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李侠;给政府信用打分遭遇“成长的烦恼”[N];金融时报;2014年

8 傅淑丽 沈群;转型期的政府信用急需“进补”[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9 郑明珍(作者单位:烟台师范学院);政府信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N];光明日报;2003年

10 李忠志;信用政府[N];河北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孝伟;政府信用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2 章延杰;论政府信用[D];复旦大学;2005年

3 龙海波;信用政府的建构:社会资本与政府信用的关系视角[D];浙江大学;2012年

4 张鸣;政府信用与政府绩效关联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5 龙双喜;网络时代背景下的政府治理创新[D];吉林大学;2013年

6 裴赓;公共财政框架下的政府采购问题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7 孙放;中国政府投资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8 张婷;经济危机中的政府作为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9 赵军锋;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政府协调治理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10 肖亮;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投融资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燕青;论政府信用体系的建立[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2 张楠;论我国政府信用体系的建设[D];吉林大学;2004年

3 韩文国;我国政府信用体系的构建[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花;我国政府信用的缺失与治理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5 赵晨晖;地方政府信用风险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6 张露;我国镇一级政府采购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7 许英;省直管县背景下县级政府公共服务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8 杜子超;环境风险中政府信息公开与信任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9 田娇娇;基于公平与效率的城市基础设施PPP项目的政府责任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10 梁程;公私合作制中政府监管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8464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8464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0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