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冲突视域下网络突发事件的风险化解路径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Abstract]:Social conflict is not only the product of the intensification of social contradiction, but also the opportunity to promote social integration and form social resultant force. In the Internet era, the governance of network emergencies is the cooperative governance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eople who express reasonable demands on the network. Most of the network emergencies in Henan Province in 2014 and 2015 focused on the disputes caused by corruption of officials and social morality, showing a steady overall momentum. Individual events affect the public opinion situation of greater intensity. In 2015, the heat of network emergencies decreased sharply compared with 2014. While the irrational network behavior was restricted during the period of social contradictions, the normal network voice was also restricted and not positive signals.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brought by the sharp decrease in the heat of network emergencies. Therefore, the conflict prevention can be carried out by enhancing th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network security, and the conflict intervention can be carried out by strengthening the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mechanism of the mainstream media, so as to enhance the risk management ability of the functional departments.
【作者单位】: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的第三方介入机制研究”(14CSH011) 国家社科一般项目“法治视角下自媒体意见表达与法律规制”(14BX02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福兴;小康社会下可能发生的社会冲突及其防范[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李琼;转型期我国社会冲突研究综述[J];学术探索;2003年10期
3 孙正,赵颖;网络背景下社会冲突与控制的几点思考[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4 贾高建;社会转型与社会冲突[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年04期
5 周自豪;张文彬;;公民社会与正确对待社会冲突[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6期
6 吴宁;;当代中国转型期社会冲突背景下的和谐[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杜国强;;论社会冲突的性质及其调控——以构建和谐社会为背景[J];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8 张兴;;论公正、自由与社会稳定之关系——一个经济学的视角[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07期
9 贺伟;王艳;郑易平;;社会冲突调节与社会和谐——从苏联解体的教训谈起[J];法制与社会;2008年05期
10 韦长伟;袁虎成;;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的社会冲突协调[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贾高建;;试析社会转型与社会冲突[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宋立会;;社会冲突理论及其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3 贾高建;;试析社会转型与社会冲突[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宋衍涛;;社会冲突控制与和谐社会建设[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蔡久旭;;社会冲突视角下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思考[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小鲁;;在改革中化解社会冲突[A];2006年中国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内容汇编[C];2006年
7 彭小兵;;社会中间部门与群体性社会冲突及解决路径[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2)[C];2008年
8 何平;;近现代欧洲社会冲突的性质和背景——历史社会学视野下的讨论[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七辑)[C];2010年
9 杨桂萍;;本土知识的全球意义——中国穆斯林化解民族矛盾和社会冲突的经验[A];宗教与民族(第五辑)[C];2007年
10 于建嵘;;从刚性稳定到韧性稳定——关于中国社会秩序的一个分析框架[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危机与转机——对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泰城;社会冲突的治理机制[N];镇江日报;2009年
2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江启疆 李娟;合理控制和消弭社会冲突[N];南方日报;2010年
3 杨从明;现阶段我国社会冲突的特点和成因分析[N];贵州政协报;2013年
4 阎荣舟;消解社会冲突的关键[N];学习时报;2013年
5 傅达林;法治是化解社会冲突的正途[N];人民日报;2014年
6 孙立平;降低社会冲突的烈度[N];经济观察报;2004年
7 何云峰;着力提高应对社会冲突能力[N];解放日报;2008年
8 何云峰;提高应对社会冲突能力[N];鞍山日报 ;2008年
9 独立学者 王胜;直面社会冲突强化可控机制[N];东莞日报;2010年
10 阮荣平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宗教:协调乡村社会冲突的有效形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黄敏;当前我国社会冲突与社会控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孙正;当代中国社会冲突与政治调控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琼;冲突的构成及其边界[D];上海大学;2005年
4 赵树坤;社会冲突与法律控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5 向前;政治身份体系下的社会冲突:文革初期群众行为的社会根源[D];复旦大学;2010年
6 刘华安;当代中国政治稳定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毕天云;论社会冲突[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2 廖艳;论社会冲突的法律调控[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3 王婷;马克思的社会冲突思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4 方波;基于承认理论的非直接利益冲突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5 缪天军;当代中国社会冲突问题研究[D];延安大学;2015年
6 李锐;我国转型期的社会冲突治理[D];湖北工业大学;2016年
7 辛秀娟;民间私怨的社会心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8 张蒴;基层社会冲突网络扩散及治理路径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9 吕洪业;论转型过程中社会冲突的产生与协调解决机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廖亚辉;转型期中国农村社会冲突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2265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2226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