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黑龙江社科类社团管理与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9-06-12 08:03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社科类社团管理限制了其发展,而在社团发展过程中正面临着机遇与挑战。而社科类社团在学术上发挥着引领作用,如何将社科类社团优势最大化。通过整合资源,使新型的社会资本发挥作用,借助新媒体、社交网络等影响形成团队式研究。将网络作为社团在学术上的一种沟通、交流的平台,使政府、企业、高校等均参与其中,为其提供一种资政服务。本文在分析影响黑龙江社科类社团发展限制因素的基础上,探究其产生的原因。结合在黑龙江省社科联学会部工作中,有关社科类社团中的相关数据与资料。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对黑龙江社科类社团的管理与发展展开了论述,针对黑龙江特有资源优势及社团的发展状况提出建议,与此同时对社科类社团管理与发展均提出具体措施,以期黑龙江社科类社团向“智库型”社团进行转型。“智库型”社团是本文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本文创新之处。为提升黑龙江社团系统、全面研究问题的能力提供一个研究平台,促进社团的多元化发展。
[Abstract]:With the advent of the information age, the traditional social science community management limits its development, and is facing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the process of community development. Social science associations play a leading role in academia, how to maximize the advantages of social science associations.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the new social capital plays a role, with the help of new media, social networks and other influence to form a team-like research. The network is regarded as a kind of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platform for the community in the academic field, so that the government, enterpris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participate in it and provide it with a kind of senior political servic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strictive factors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science association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causes of their emergence. Combined with the relevant data and data in the academic association department of Heilongjiang Federation of Social Sci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olog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Heilongjiang social science associations,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advantages of Heilongjiang's unique resourc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science associations,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ncrete measures for the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social science associations in order to transform Heilongjiang social science associations into "think tank" associations. Think tank community i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is paper in the future, and it is also the innovation of this paper.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Heilongjiang community system,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ability to provide a research platform, to promote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f associations.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3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社团管理研究》编委会第一次会议暨创刊号首发式简讯[J];社团管理研究;2007年03期

2 ;《社团管理研究》征稿启事[J];社团管理研究;2008年02期

3 ;与社会组织一起成长——《社团管理研究》创刊一周年感言[J];社团管理研究;2008年10期

4 ;我们一起走过——纪念《社团管理研究》创刊五周年[J];社团管理研究;2012年10期

5 ;《中国社会组织》征稿启事[J];社团管理研究;2012年10期

6 文青;冯韧;木椿;;春华秋实:我们一起走过——《社团管理研究》编辑岁月[J];社团管理研究;2012年12期

7 马长山;论我国社团管理的制度化、法律化[J];学术交流;1992年04期

8 彭增光;浅谈正确处理社团管理中的几个关系[J];云南学术探索;1993年06期

9 李显坤;;社团管理机关服务于社团的面与度[J];民政论坛;1997年06期

10 ;带着新的瞩望走进辛卯之春[J];社团管理研究;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张国强;宋敬华;;社科类学术社团管理工作创新再探[A];全国社科联第八次学会工作会议材料汇编[C];2004年

2 曾滨;;加强读者协会社团管理 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A];2010广西图书馆学会年会暨第28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3 郭晓帆;严音莉;;服务中寻定位 创新中求发展[A];海南省社科类社会组织工作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后记[A];赣博论坛——博物馆现状与发展前瞻论文集(一)[C];2003年

5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A];第十九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0年

6 刘卫民;惠克明;;创新工作思路 推动管理工作[A];全国社科联第十二次学会工作会议交流材料[C];2008年

7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A];第十七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暨第三届海峡两岸OS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8 ;中国圆明园学会派员参加社会团体负责人培训班[A];《圆明园》学刊第十七期——庆祝中国圆明园学会成立35周年特刊[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宗闻;总社与民政部商谈社团管理工作[N];中华合作时报;2012年

2 扬局;江苏扬州 提升老干部社团管理水平[N];中国老年报;2014年

3 李敏之 周影;加强和改进社团管理工作[N];中国社会报;2007年

4 记者 焦宏;农业部确定农业社团管理思路[N];农民日报;2000年

5 记者 徐丹;省供销合作总社社团管理和行业协会骨干培训班在我市举行[N];驻马店日报;2010年

6 ;重庆保监局强化保险社团管理[N];中国保险报;2011年

7 王景彪 曹明生;实现新形势下社团管理手段的创新[N];中国社会报;2007年

8 杨泽君 靳春伟;依法强化社团管理 充分发挥社团作用[N];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出入境检验疫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阚婷;国家民委在京召开社团管理工作会议[N];西部时报;2006年

10 方四青;探索加强社团管理与诚信建设[N];中国社会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蓝;高职院校社团管理体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乔冰洁;内蒙古社会科学类社团管理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3 黄丽芬;新会机电中专学校特色文化社团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D];云南大学;2015年

4 谢莹;三明学院社团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D];云南大学;2015年

5 莫小茹;江门市技师学院社团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D];云南大学;2015年

6 郝佳;黑龙江社科类社团管理与发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7 侯超群;我国社团管理模式转型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8 岳冬丽;我国卫生社团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9 贺恩格;普通高中学生社团管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10 赵玉彦;从严格控制到适度松绑:我国社团管理模式转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978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24978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f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