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四会市行政服务中心“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改革现状与提升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4 22:18
【摘要】:信息化的发展使得信息技术在政务服务中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加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为增强国家综合实力无不把信息化作为重要举措,我国也在政府信息化、推进电子政务方面做出了重要部署,旨在增强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挥政府职能。目前,现行行政服务与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仍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现行的不合理、不科学的行政服务格局使得群众办事面临着进多门、跑多窗、等多时、交多件的难题。如何打破这些难题,以“群众的需求”作为出发点,着力解决群众办事难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2016年7月,肇庆市确定四会市行政服务中心为肇庆试点单位,率先进行“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改革,建立“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出件”的政务服务模式,并在全省首创“七个办”特色政务服务,同时全面开通运行“一门式一网式”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市、镇、村三级公共服务平台三级联动政务服务格局,真正实现“一门在基层、服务在网上”。本文以四会市行政服务中心为主要实证对象,结合“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中“协同政府”、“新公共服务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等理论为研究思想,分析四会市行政服务中心在运行“一门式一网式”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所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对策和建议,努力探索如何发挥四会市行政服务中心服务功能,切实提高市政府的执政能力。四会市的“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改革,分别可从三个角度分析,从服务形态角度,体现了“一站式”改革基础上的政务创新;从公共服务理论角度,体现了协同政府理论的进一步应用;从政府机制角度,体现了简政放权的进一步深化。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630
【图文】:

协同发展,电子政务,阶段,系统性


图 2.1 电子政务协同发展阶段对协同政府理论的分析,这种理论基本上可以很好的为“一门式”这式提供非常坚实的理论基础。这一点可从三个维度进行理解:一是相当中非常明确的提出政府让步这样一种措施,协同政府理论其实更加办事的过程中要发挥较好的协同和联动作用。二是在协同政府理论当不同职能部门来说要建立很好的跨分工合作。对于这一点来说,它和“模式其实还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两者都是在保有独立又协同的服务状门独立的基础上对部门业务进行的系统性整合,而且都是以提供优质标。三是协同政府理论相对于公共服务理论的分散化,其更注重政府门式”政务服务模式来说,主要也是基于“大政府”这样一种服务理是政府在提供政务服务过程中的整体性以及系统性,通过这样的方式务成本并提升服务质量。

模式图,模式图,服务室,网式


:审批事项到位、审批权限到位),各部门全部设立统一行使本单位行政批服务室,其中办件量大、具备进驻条件的部门将行政审批服务室建制进审批首席代表, 提升窗口办事效率。2016 年 7 月,作为肇庆市试点单位服务中心最先进行了“一门一网式”政务服务模式改革。通过改革,实体门进驻窗口 65 个部门窗口被压减为 32 个综合窗口,人员也从原来的 116,而且任何一个综合窗口都能受理共 931 项不同的行政许可以及各种各事项,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很好地实现了“单项服务”逐渐向“全科服务”并且已经建立起了非常合理的政府服务模式(如图 3.1) ,同时全面开通运网式”综合服务平台,将实体办事大厅与线上服务大厅融合互通, 充分资源的平台功能,着眼于一体化服务的提供、整体效能的提升,建设市、共服务平台三级联动政务服务格局,真正实现“一门在基层、服务在网上,实现政府公共服务的无缝对接。又在全省首创了“七个办”特色政务服务网式”政务服务模式改革初显成效。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梁理文;;地方治理现代化:先行先试的“广东样本”[J];广东经济;2017年11期

2 王克稳;;我国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及其法律规制[J];法学研究;2014年02期

3 ;习近平:把我国从网络大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J];中国信息安全;2014年03期

4 施雪华;汤静容;;当前中国行政服务中心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对策[J];理论与改革;2013年05期

5 朱新力;石肖雪;;程序理性视角下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J];中国行政管理;2013年05期

6 裴峰;;“一口受理”式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的理论与实践——基于上海市徐汇区的案例分析[J];科学发展;2013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汤静容;当前中国行政服务中心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27416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27416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3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