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政务微信的优化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5 04:06
【摘要】:[目的/意义]政务微信具有信息传递、舆情引导、政务服务等社会功能,为政府形象塑造起了重要作用,如何规范利用现代化技术工具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通过系统、深入的文献调研,分析了政务微信潜在价值和面临的现实困境。[结果/结论]研究认为多元主体必须积极协同治理,用新的理念解决新的问题,加强制度建设,为实现政务微信良性有序发展提供帮助。
【图文】:
ume)、快速化(velocity)、多样化(variety)和价值性(value)4V为特点的大数据时代,互联网的普及带来了信息传播的大众化,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意识不断提高。在依法治国和依宪治国的前提下,以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多元主体共治与法治思维与方式为特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我国社会治理的新常态[3]。民众对互联网新媒介的接受,使得政务微信成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种有效的技术工具,“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指出了其受众的核心特征。微信作为“新媒介”的一种创新,使用频次和使用时长(图1)有巨大优势,社会大众对其接触率更高。而政务微信在“去媒介化”后,进入到以“服务号”为主的政务信息公开和提供公共服务时代。郭泽德(2014)以政务微信“上海发布”为例,论述了政务微信推动社会治理的积极作用,并认为政务微信构建了一套新的社会治理主体之间新的互动模式[4]。阳翼、宋鹤(2015)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为基础,认为政务微信可以满足受众信息需要、服务需要、参与需要、社交需要和情感需要,并提出了政务微信运营改进的建议[5]。梁俊山、刘邦凡以“忻州随手拍”政务微信平台为实证,认为政务微信对于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6]。总之,通过政务微信,普通公众能够及时地获取有用的政务信息,有助于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政务微信已经成为互动执政新趋势。图1微信使用频次和使用时长(数据来源:据CNNIC社交应用用户调研2015.11整理)1.1政务微信有利于多元治理主体的政治参与“公众参与”是建设阳光型、服务型政府的鲜明符号。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有机的生态型系统,内在地要求社会治理主体的广泛协同参与,同时需要改变传统的以国家和政府为主导性的社会管理,
承└好嬗?响,抢占舆论主流,遏制流言的传播,不仅树立了政府的威信形象,同时也提高了政府公信力。1.4政务微信有利于区域化公共服务的提供治理在本质上就是趋向于技术的。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公共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电子化公共服务模式的诞生弥补了传统公共服务的不足,政务微信等电子化公共服务方式更加注重以公众的实际需求为导向提供服务,有助于以提供公共服务为职能结构重心的服务型政府构建。据统计,目前我国政务微信的主要行政级别以盛自治区直辖市和地级市、区、县级及以下为主(见图2)。地方性的政务微信账号立足本土化服务态势,更多地关注地方民生服务需求,符合新时期社会管理创新以服务群众工作为中心的基本要求,通过整合涉及当地民生的政务讯息,针对本区域公众的实际需求提供区域化服务,“第一时间”直接回应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的诉求。相比全国性的政务微信,地方性政务微信更容易发挥民生服务功能。政务微信能够满足公众的某种公共价值和个性需求,所以才会被青睐,正如“人们不是被媒介所使用,而是选择与使用媒介来满足他们的需求与愿望。”广州公安政务微信是全国首个同时开通“微办事”和“微查询”的政务微信,提供服务范围覆盖广泛,是针对创新社会管理的一种示范[9]。总之,政务微信作为电子政务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植本地,服务本地,有利于区域化的便民服务。图2政务微信的行政级别分布(数据来源:据腾讯研究院《2015微信政务民生白皮书》整理)2政务微信面临的现实困境2012年8月微信公众平台上线,许多党政机关开通公众账号,尝鲜电子政务新模式。据腾讯2015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报告显示,就微信及WeChat而言,月活跃账户于2015年底达6.97亿,已经覆盖了全球
⑿耪鋾衩裆
本文编号:2755956
【图文】:
ume)、快速化(velocity)、多样化(variety)和价值性(value)4V为特点的大数据时代,互联网的普及带来了信息传播的大众化,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意识不断提高。在依法治国和依宪治国的前提下,以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多元主体共治与法治思维与方式为特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我国社会治理的新常态[3]。民众对互联网新媒介的接受,使得政务微信成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种有效的技术工具,“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指出了其受众的核心特征。微信作为“新媒介”的一种创新,使用频次和使用时长(图1)有巨大优势,社会大众对其接触率更高。而政务微信在“去媒介化”后,进入到以“服务号”为主的政务信息公开和提供公共服务时代。郭泽德(2014)以政务微信“上海发布”为例,论述了政务微信推动社会治理的积极作用,并认为政务微信构建了一套新的社会治理主体之间新的互动模式[4]。阳翼、宋鹤(2015)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为基础,认为政务微信可以满足受众信息需要、服务需要、参与需要、社交需要和情感需要,并提出了政务微信运营改进的建议[5]。梁俊山、刘邦凡以“忻州随手拍”政务微信平台为实证,认为政务微信对于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6]。总之,通过政务微信,普通公众能够及时地获取有用的政务信息,有助于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政务微信已经成为互动执政新趋势。图1微信使用频次和使用时长(数据来源:据CNNIC社交应用用户调研2015.11整理)1.1政务微信有利于多元治理主体的政治参与“公众参与”是建设阳光型、服务型政府的鲜明符号。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有机的生态型系统,内在地要求社会治理主体的广泛协同参与,同时需要改变传统的以国家和政府为主导性的社会管理,
承└好嬗?响,抢占舆论主流,遏制流言的传播,不仅树立了政府的威信形象,同时也提高了政府公信力。1.4政务微信有利于区域化公共服务的提供治理在本质上就是趋向于技术的。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公共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电子化公共服务模式的诞生弥补了传统公共服务的不足,政务微信等电子化公共服务方式更加注重以公众的实际需求为导向提供服务,有助于以提供公共服务为职能结构重心的服务型政府构建。据统计,目前我国政务微信的主要行政级别以盛自治区直辖市和地级市、区、县级及以下为主(见图2)。地方性的政务微信账号立足本土化服务态势,更多地关注地方民生服务需求,符合新时期社会管理创新以服务群众工作为中心的基本要求,通过整合涉及当地民生的政务讯息,针对本区域公众的实际需求提供区域化服务,“第一时间”直接回应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的诉求。相比全国性的政务微信,地方性政务微信更容易发挥民生服务功能。政务微信能够满足公众的某种公共价值和个性需求,所以才会被青睐,正如“人们不是被媒介所使用,而是选择与使用媒介来满足他们的需求与愿望。”广州公安政务微信是全国首个同时开通“微办事”和“微查询”的政务微信,提供服务范围覆盖广泛,是针对创新社会管理的一种示范[9]。总之,政务微信作为电子政务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植本地,服务本地,有利于区域化的便民服务。图2政务微信的行政级别分布(数据来源:据腾讯研究院《2015微信政务民生白皮书》整理)2政务微信面临的现实困境2012年8月微信公众平台上线,许多党政机关开通公众账号,尝鲜电子政务新模式。据腾讯2015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报告显示,就微信及WeChat而言,月活跃账户于2015年底达6.97亿,已经覆盖了全球
⑿耪鋾衩裆
本文编号:27559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2755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