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广州市增城区“大城管模式”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22 05:1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改革不断深入社会各行各业,城市管理在目前的社会经济环境下显得更为重要。城市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城市化进程不断提升,一方面能激活城市的活力,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由城市化进程过快带来的流动人口剧增、交通拥堵、社会冲突增多、生活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日益增加,因此“城管”应运而生,在维护一个城市经济社会秩序,以及促进市容市貌建设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广州市增城区为例,研究了“大城管”模式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研究、个案研究、历史研究、实证研究,结合整体性理论,从而去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查找根源,总结经验,以此得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法。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首先介绍了城市管理的研究背景,在“大部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大城管”应运而生。随着“大城管”运行的年限增多,体制性障碍的问题逐渐暴露。其次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综述,国外大部分国家并没有“城管”这一职业,国内学界对“城管”的研究集中在“执法、数字、暴力、智慧”等方面,“大城管”研究得非常少,而从整体性来分析的基本没有。最后介绍了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主要进行概念界定和介绍了研究理论基础。界定了2个概念:城市管理一般情况下指的是市政管理,也就是与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相关联的城市中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大城管模式”,由“城市管理委员会”为主体,对城市中以下对象进行管理以及对应的行政执法:“城市公共空间的环境、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等”。介绍了研究的理论基础——整体性治理理论,介绍了其起源和相关要点。第三部分主要通过增城撤市设区前后的基本概况,预测出人口将会大增,城市的荷载也会大增,城市管理的难度也相应大增。然后以增城为例分析了“大城管”模式运行过程中的问题。根源就是顶层设计缺乏,体制不畅。“城管”队伍缺乏一部城管系统的基本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管理法》,也没有实行垂直管理,各个地方各自为政,这些就会导致5类问题,一是法律体系不健全;二是体制:权责边界不清晰、多头管理造成内耗、人员机构设置不合理;三是福利保障不完善,人性化关怀缺失;四是规范化缺失;五是宣传、监督的不完善。随后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一是不受重视,缺乏顶层设计;二是法律依据不完善,缺乏法治传统;三是条块分割体制的影响。最后主要提出了消除上述问题的对策建议,提出了:以城管系统的基本法律为基础,做好顶层设计,建立标准化、规范化流程,运用了“大数据分析”、“数字化城管”等新兴方式方法来创新举措、提高效能,加强宣传力度,制定监督制度等对策建议,希望对增城区乃至全国的城市管理和执法的有所助益。
【学位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D630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3、研究述评
    (四)研究结构框架设计
    (五)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个案研究法
        3、历史研究法
        4、实证研究法
    (六)创新点
        1、研究内容新颖
        2、个案研究
二、相关概念界定和研究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1、城市管理
        2、大城管模式
    (二)研究理论基础——整体性治理理论
        1、整体性治理理论的起源
        2、整体性治理理论的要点
三、广州市增城区大城管模式运行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广州市增城区的基本情况
    (二)广州市增城区大城管模式的历史变迁
        1、“小城管”模式
        2、“大城管”模式
    (三)广州市增城区大城管模式运行存在的问题
        1、法律体系不完善
        2、体制不健全
        3、福利保障不完善、人性化关怀缺失
        4、规范化缺失
        5、宣传不重视,监督体制不完善
    (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不受重视,缺乏顶层设计
        2、法律依据不完善,缺乏法治传统
        3、条块分割体制的影响
        4、习惯于运动式、突击性整治,缺乏前瞻性、主动性
四、消除广州增城区大城管模式运行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立城管系统的基本法律
    (二)健全体制
        1、确定权责边界,落到实处
        2、垂直管理,降内耗,提高执行力
    (三)保障福利,完善监督体制
        1、保障人员、规范机构设置
        2、保障工资福利
    (四)规范流程,创新举措
        1、建立规范化培训流程
        2、建立规范化执法流程
        3、运用新理念、高科技进行管理
    (五)加强宣传力度,制定监督制度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如何用科学化手段管理城市?[J];杭州(我们);2016年10期

2 刘广珠;;打造世界一流中国城市管理交流平台——《城市管理研究》书评[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8年05期

3 ;2019年《城市管理与科技》杂志征订单[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8年05期

4 臧超;于平;;以大数据提升城市管理水平[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8年05期

5 张辉;;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智能化创新[J];中国建设信息化;2018年19期

6 秦冉;;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模式研究[J];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8年11期

7 李应明;;铜梁县城市管理渐入佳境[J];决策导刊;2011年11期

8 刘明华;;新加坡城市管理对毕节市的借鉴意义[J];乌蒙论坛;2013年03期

9 卢德银;;以科学发展观推进城市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J];蚌埠党校学报;2009年04期

10 王新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管理工作[J];决策导刊;2007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申振君;现代中等城市管理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朱奚红;当代城市管理及其哲学理念[D];苏州大学;2005年

3 周执前;国家与社会:清代城市管理机构与法律制度变迁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张传烈;建国以来城市管理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刘俊宜;中国城市综合管理立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7年

6 李颖智;智慧城市管理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7 王延奎;我国城市管理社区区域共治体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8 王元放;基于三大要素系统的上海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基本框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9 罗文(Nattapat Rakwongwan);政治生态学视角下武汉城市自然保护区演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10 傅明先;基于生态城市建设的城中村改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小雨;城管污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2 冉欣;重庆市12319城市管理服务热线问题研究及对策建议[D];重庆大学;2017年

3 李新元;我国城管执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D];云南财经大学;2018年

4 陈鲁南;城管综合执法困境与对策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8年

5 高宇;乌海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改革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8年

6 林接接;温州龙湾公众参与城市管理意愿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7年

7 李淦钏;大数据背景下晋江市智慧城市管理研究[D];华侨大学;2018年

8 杨俊翔;上饶市城市管理问题与对策分析[D];南昌大学;2018年

9 郭辰;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问题与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8年

10 吴超;广州市增城区“大城管模式”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941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28941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7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