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地方政府网络舆情治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8 02:11

  本文关键词:地方政府网络舆情治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前,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利益主体多元,思想观念多样,矛盾和利益冲突点增多。尤其是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网民维权意识的普遍增强,网络舆情数量呈现几何级数增长。网络舆情突发性强,影响力大,处理不当会给地方政府形象带来很大负面影响,重大网络舆情传播速度快,社会关注程度高,媒介环境、舆论生态发生很大变化,对地方政府网络舆情治理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思想多元多样多变,意识形态领域交融交错交锋,争夺话语权、占领网络舆论阵地,强化网络舆情治理,提升网络舆情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成为了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首先对网络舆情的概念、特征进行辨析,厘清新媒介环境下呈现的新特点和地方网络舆情集中爆发领域。结合某市特大杀人案重大网络舆情案例和五大发展理念,阐述了地方政府在网络舆情治理中的角色定位。在公共管理学、媒介环境学、科技哲学、新闻传播学学科视域下分析网络舆情治理中的地方政府职能定位、存在问题及原因解析。重点阐述了地方政府网络舆情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构成因素,立足STS视角,以媒介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为主线,构建技术体系、人才体系、机制体系三大地方政府网络舆情治理体系,从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机制保障的维度探析网络舆情治理的实现途径。最后,结合近三年的地市级网络舆情监测引导处置工作经验,从中观视角提出地方政府六大网络舆情操作策略,从微观视角提出七种具体操作方法。
【关键词】:网络舆情 地方政府 治理
【学位授予单位】:中原工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30;G20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20
  • 1.1 研究现状11-14
  • 1.2 论文的基本内容14-16
  • 1.3 论文的基本结构(关系图)16-17
  • 1.4 研究方法17
  • 1.5 研究意义17-18
  • 1.6 创新点18-20
  • 2、网络舆情治理概述20-28
  • 2.1 基本概念20
  • 2.2 主要特点20-22
  • 2.2.1.直接快捷性20-21
  • 2.2.2. 频发突发性21
  • 2.2.3.虚拟隐蔽性21
  • 2.2.4.传达偏向性21
  • 2.2.5.随意多元化21-22
  • 2.3 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呈现的新特征22-23
  • 2.3.1 从边缘向中心聚焦22
  • 2.3.2.从管网向治网转变22-23
  • 2.3.3.从发展向壮大提升23
  • 2.4 网络舆情给地方政府治理带来新挑战23-25
  • 2.4.1.把关人力量削弱23-24
  • 2.4.2.影响公信力提升24
  • 2.4.3.治理难度在增大24-25
  • 2.5 地方政府网络舆情集中爆发领域和问题25-28
  • 2.5.1.房屋拆迁25
  • 2.5.2.交通整治25-26
  • 2.5.3.涉警执法26
  • 2.5.4.官员形象26
  • 2.5.5.环境污染26-28
  • 3、地方政府网络舆情治理职能定位和学科视域28-44
  • 3.1“禹州特大抢劫杀人团伙案”网络舆情案例分析28-32
  • 3.1.1 事件回顾28
  • 3.1.2.经历阶段28-29
  • 3.1.3.时间节点29-30
  • 3.1.4.舆情走势图30
  • 3.1.5.处置流程30-31
  • 3.1.6.经验教训31-32
  • 3.2.从案例和五大发展理念分析地方政府在网络舆情治理中的职能定位32-35
  • 3.2.1.监管者32-33
  • 3.2.2.运用者33
  • 3.2.3.服务者33-35
  • 3.3 地方政府网络舆情治理的学科视域35-44
  • 3.3.1 媒介环境学学科视域35-36
  • 3.3.2 新闻传播学学科视域36-38
  • 3.3.3 公共管理学学科视域38-40
  • 3.3.4 科技哲学学科视域40-44
  • 4、地方政府网络舆情治理问题及原因解析44-49
  • 4.1 思想层面问题及原因解析44-45
  • 4.2 制度层面问题及原因解析45-46
  • 4.3.技术层面问题及原因解析46-47
  • 4.4.人才层面问题及原因解析47-49
  • 5、地方政府网络舆情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及路径建构49-60
  • 5.1.地方政府网络舆情治理能力要素及实现路径49-54
  • 5.1.1.政务阳光透明,政民互动及时49-50
  • 5.1.2. 监测全面准确,实施分类预警50-51
  • 5.1.3.研判科学严谨,对策切实可行51-52
  • 5.1.4.部门协调配合,运转衔接流畅52-53
  • 5.1.5 引导处置给力,舆情转危为机53-54
  • 5.2.地方政府网络舆情治理体系要素及实现路径54-60
  • 5.2.1 机制体系要素及实现路径54-55
  • 5.2.2.技术体系要素及实现路径55-57
  • 5.2.3.人才体系要素及实现路径57-60
  • 6、地方政府网络舆情治理具体操作策略60-65
  • 6.1.中观层面操作策略60-61
  • 6.1.1.立足于早60
  • 6.1.2.立足于快60
  • 6.1.3.立足于效60-61
  • 6.1.4.非政治化61
  • 6.1.5.切割责任61
  • 6.1.6.修复公信61
  • 6.1.7.善后处理61
  • 6.2.微观层面操作策略61-65
  • 6.2.1.冷处理61-62
  • 6.2.2.旁证62
  • 6.2.3.稀释62-63
  • 6.2.4.干扰63
  • 6.2.5.借力63
  • 6.2.6.剔敛63-64
  • 6.2.7 删封64-65
  • 结语65-68
  • 参考文献68-72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和获奖情况72-73
  • 致谢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毅;;略论网络舆情的概念、特点、表达与传播[J];理论界;2007年01期

2 胡圣方;杨文德;;网络舆情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胡江春;;网络舆情(2007年11月16日—12月15日)[J];中国改革;2008年01期

4 刘军;;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的应急处理[J];理论学习;2009年01期

5 周志强;;网络舆情与“口香糖思想”[J];人民论坛;2009年04期

6 陈婴虹;;论网络舆情对司法的影响[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02期

7 李俊逢;;网络舆情的临战引导——基于哈尔滨警察与大学生互殴事件的分析[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顾翔;;从网络舆情看网络对政治和文化影响的差异[J];才智;2009年16期

9 李静;;论政府善治视阈下网络舆情研究[J];理论界;2009年09期

10 王琳;汪海燕;吴武忠;张建升;张敬博;孟澍菲;;如何做好涉检网络舆情的研判与应对工作[J];人民检察;2009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铭;陈俊鑫;;我国网络舆情及管理策略研究[A];2011年全国通信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潘崇霞;;网络舆情演化的阶段分析[A];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与服务创新——第十三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潘庆芳;周萍;;涉路网络舆情的现状及应对建议[A];中国公路学会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分会2011年度年会暨第十八次全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大鹏;;加强新形势下检察机关网络舆情体系建设[A];第27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5 曹俊喜;刘云;徐希源;;电力行业网络舆情监测分析技术研究与系统设计[A];2012年电力通信管理暨智能电网通信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6 冉治平;;提高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几点思考[A];浙江烟草(2012年第3期总第122期)[C];2012年

7 疏学明;郑魁;张辉;袁宏永;;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信息管理方式探讨[A];中国突发事件防范与快速处置优秀成果选编[C];2009年

8 耿骞;刘颖;;网络舆情的形成、传播及监测方法[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9 韩伟;张洪涛;;网络舆情与青少年媒介认知能力构建[A];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六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10 曾华艺;;网络舆情危机事件指标体系探讨[A];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与服务创新——第十三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自贤 通讯员 吴涛;网络舆情助推汉江中院司法为民[N];湖北日报;2010年

2 通讯员 王宏杰;注重网络舆情监督 网上网下良性互动[N];检察日报;2010年

3 四川省地税局直属分局 韦一新 胡晓驰;正确应对征纳纠纷引发的网络舆情危机[N];中国税务报;2010年

4 唐莉 记者 郭树仁;梅河口检察院加强涉检网络舆情研判与应对工作[N];北方法制报;2010年

5 记者 卢志坚 通讯员 胡连芳;江苏大丰:征聘百名“网络舆情监督员”[N];检察日报;2009年

6 见习记者 施燕燕;应对网络舆情与三项重点工作息息相关[N];检察日报;2010年

7 记者 吴汉松;提升引导网络舆情能力[N];石狮日报;2010年

8 四川省内江市工商局 吴明显 杨晓彬;建议加强网络舆情收集分析及引导工作(下)[N];中国工商报;2010年

9 吴明显;内江积极加强网络舆情监测[N];中国工商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白真智;探秘网络舆情市场[N];人民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玉强;网络舆情危机的政府适度反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何健;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特征与管理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3 石新宇;当代大学生网络舆情分析及对策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4 曹学艳;突发事件动态网络舆情挖掘与应对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5 方付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张伟;基于复杂社会网络的网络舆情演化模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7 陈t熀,

本文编号:2918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2918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7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