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影响下的民族旅游地当地居民身份认同嬗变研究 ——以夏河县拉卜楞镇当地居民为例
发布时间:2021-02-08 10:19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的发展相当迅速,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正逐步成长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现阶段,旅游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近年来更是呈现逆势而上的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现代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步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说明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物质水平极大提高的同时追求更多的精神追求,这就引发了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大众旅游时代,人民的旅游需求将会更加的多元化。我国是一个民族大国,有记录的民族就有56个,且这些民族在地理分布上多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民族旅游目的地就应运而生。民族旅游地是以少数民族旅旅游资源作为核心吸引物的一类旅游目的地,其主要居民多为少数民族,具有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与景色。然而,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会对旅游目的地产生各种旅游影响,主要分为经济影响、社会文化影响与环境生态影响,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方面比较脆弱,产业结构单一,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较为敏感,地方依恋感较强,其身份认同的嬗变对于发展民族旅游,保护民族旅游地文化生态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基于此,文章研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拉卜楞镇当地居民为例...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我国身份与身份认同研究文献时空分布图
图 1-3 国内旅游与身份认同研究文献聚类分析图由上图可以看出国内对于旅游及身份认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类型,即民族旅游、地方身份、地域性、文化认同和全球化。再对聚类结果进行时序分析,得到如下图所示结果:
图 1-3 国内旅游与身份认同研究文献时序聚类分析图可以看到,国内关于旅游与身份认同的研究发端于 2000 年,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领域是民族旅游,且文献量最大的也是关于民族旅游和文化认同方面的研究。2010 年之后才逐渐的引入地方认同的相关研究内容。与国外学者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符号建构与身份认同的失衡与反思[J]. 苏陶然. 东南传播. 2018(12)
[2]文化与旅游何以融合:基于身份认同的视角[J]. 张朝枝. 南京社会科学. 2018(12)
[3]从掩蔽到解蔽:教师身份认同的迷失与重塑——基于重庆市1095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J]. 李江. 当代教育科学. 2018(02)
[4]身份认同视角下国家与失地农民关系的流变[J]. 王亮.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5]以“藏银”之名:民族旅游语境下的物质、消费与认同[J]. 李菲. 旅游学刊. 2018(01)
[6]身份认同及其研究旨向——兼论身份的多重性与认同的多元化[J]. 蔡江帆. 社科纵横. 2017(06)
[7]城管的身份认同威胁及其身份协商策略[J]. 赵静,杨宜音. 学术研究. 2017(04)
[8]治理理论的本质及其实现逻辑[J]. 王刚,宋锴业. 求实. 2017(03)
[9]身份认同与经济增长[J]. 李书娟,徐现祥. 经济学(季刊). 2016(03)
[10]旅游驱动下民族村寨的文化认同研究[J]. 黄成华. 贵州民族研究. 2016(01)
硕士论文
[1]旅游语境下阳朔客栈主身份认同研究[D]. 吴玉琴.陕西师范大学 2016
[2]新生代农民工自我身份认同困境的社会学分析[D]. 邹英.吉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023769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我国身份与身份认同研究文献时空分布图
图 1-3 国内旅游与身份认同研究文献聚类分析图由上图可以看出国内对于旅游及身份认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类型,即民族旅游、地方身份、地域性、文化认同和全球化。再对聚类结果进行时序分析,得到如下图所示结果:
图 1-3 国内旅游与身份认同研究文献时序聚类分析图可以看到,国内关于旅游与身份认同的研究发端于 2000 年,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领域是民族旅游,且文献量最大的也是关于民族旅游和文化认同方面的研究。2010 年之后才逐渐的引入地方认同的相关研究内容。与国外学者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符号建构与身份认同的失衡与反思[J]. 苏陶然. 东南传播. 2018(12)
[2]文化与旅游何以融合:基于身份认同的视角[J]. 张朝枝. 南京社会科学. 2018(12)
[3]从掩蔽到解蔽:教师身份认同的迷失与重塑——基于重庆市1095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J]. 李江. 当代教育科学. 2018(02)
[4]身份认同视角下国家与失地农民关系的流变[J]. 王亮.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5]以“藏银”之名:民族旅游语境下的物质、消费与认同[J]. 李菲. 旅游学刊. 2018(01)
[6]身份认同及其研究旨向——兼论身份的多重性与认同的多元化[J]. 蔡江帆. 社科纵横. 2017(06)
[7]城管的身份认同威胁及其身份协商策略[J]. 赵静,杨宜音. 学术研究. 2017(04)
[8]治理理论的本质及其实现逻辑[J]. 王刚,宋锴业. 求实. 2017(03)
[9]身份认同与经济增长[J]. 李书娟,徐现祥. 经济学(季刊). 2016(03)
[10]旅游驱动下民族村寨的文化认同研究[J]. 黄成华. 贵州民族研究. 2016(01)
硕士论文
[1]旅游语境下阳朔客栈主身份认同研究[D]. 吴玉琴.陕西师范大学 2016
[2]新生代农民工自我身份认同困境的社会学分析[D]. 邹英.吉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0237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023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