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驱动下的抚州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5 09:14
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科技水平持续进步之际,近几年,政府部门在其政务服务所使用的服务模式层面也在持续改善与优化。同时,“互联网+政务服务”这一模式也得到了迅速推广,并开始为人民提供更加高效、便捷化的政务服务,从而最大化发挥政府职能。在政策层面,为了更好地适应与迎合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态势,从而不断提高政务服务互联网化水平的同时,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将放管结合、简政放权以及优化服务等政策推向更加纵深的决策部署,即“放管服”改革。这一重要决策为“互联网+政务服务”指明了发展方向,对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增强其服务效率水平以及透明度、激发市场的发展活力以及加强社会创造力水平而言有着深远的发展意义。在技术层面,随着大数据技术不断成熟,信息技术进步迅速,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政府治理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数据驱动下的互联网所具有的海量数据信息实时处理技术及能力,为政府政务精细化管理和服务理念与模式的改进,提供了支撑和重要手段,运用其优化和集成功能,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快速进步。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针对抚州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实践发展进行研究,为其他三四线...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述评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互联网+政务服务”研究分析框架
2.1 “互联网+政务服务”相关概念
2.1.1 互联网+
2.1.2 互联网+政务服务
2.2 “互联网+政务服务”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2 治理理论
2.2.3 无缝隙政府理论
2.3 “互联网+政务服务”分析框架
2.3.1 大数据技术及政策成为国家治理的核心驱动力
2.3.2 “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的理论应用
2.3.3 放管服为“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指明方向及目标
2.3.4 “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分析框架构建
第3章 抚州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现状
3.1 总体现状
3.1.1 互联网政务基础设施建设初具成效
3.1.2 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成效明显
3.1.3 互联网政务大数据云平台获得可喜荣誉
3.1.4 抚州市互联网政务服务生态基本形成
3.2 主要做法
3.2.1 构建互联网化政务服务网络基础
3.2.2 构建互联网化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基础
3.2.3 统一互联网化政务服务窗口
3.2.4 统一互联网化政务服务移动门户
3.2.5 统一互联网政务服务监管体系
第4章 抚州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抚州市互联网政务调查分析
4.1.1 调查设计
4.1.2 调查结果
4.2 抚州政务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4.2.1 便民服务应用创新力缺乏接受度低
4.2.2 便民服务重基础轻应用
4.2.3 优政服务整合共享能力需提升
4.3 抚州政务服务问题原因分析
4.3.1 体制机制的问题限制政务服务总体发展
4.3.2 顶层规划缺失限制政务服务整合发展
4.3.3 国家及省市数据互通机制不顺限制政务服务整合发展
4.3.4 缺公众参与的评价体系限制便民服务使用效果
第5章 抚州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的经验借鉴
5.1 推进抚州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国内主要经验借鉴
5.1.1 便民服务应用经验之浙江“一次不跑”改革
5.1.2 便民服务应用经验之武汉“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改革
5.2 推进抚州市“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国外经验借鉴
5.2.1 政务服务经验之英国默认数字化战略
5.2.2 政务服务经验之新加坡智慧国家2025计划
5.3 经验借鉴综述
第6章 以大数据驱动抚州市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对策建议
6.1 创新体制机制实现政务服务全面整合发展
6.1.1 统筹政务信息化系统建设
6.1.2 优化政务服务流程
6.2 创新大数据技术驱动下互联网政务服务中心服务模式
6.2.1 重塑服务模式
6.2.2 大数据驱动创新
6.3 设计顶层规划并整合优化政务服务流程
6.3.1 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顶层设计
6.3.2 以流程优化实现一体化运作
6.4 构建各级数据互通机制促进政务服务整合发展
6.4.1 明确互联互通总体思路和目标
6.4.2 大力推进资源整合共享
6.5 优化参与互动实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构建无缝隙政府服务
6.5.1 带温度的面对面服务
6.5.2 以需求引导业务创新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电子政务的运行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 方靖雯. 现代营销(信息版). 2019(06)
[2]基于总线结构的政务数据共享应用模型研究[J]. 石进,南霞,刘千里. 现代情报. 2019(06)
[3]大数据时代地方政府治理创新的机遇与挑战——以广州市为例[J]. 钟莉.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03)
[4]营商环境优化和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的政府机构改革:功能定位及路径分析[J]. 钱锦宇,刘学涛.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3)
[5]政务部门与公用企业之间数据共享的研究[J]. 程益斌,梁宁利.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9(09)
[6]河北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J]. 王子益.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9(09)
[7]整体政府理论视角下降低行政成本的路径研究[J]. 郭渐强,蒙登干.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19(02)
[8]大数据驱动“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创新研究[J]. 曾俊.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9(08)
[9]行政审批局改革亟待破解的突出问题[J]. 江海洋,邱家林,于珺建. 唯实. 2019(04)
[10]以“数字治理”推动政务资源共享[J]. 忻超. 群众. 2019(07)
本文编号:3187374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述评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互联网+政务服务”研究分析框架
2.1 “互联网+政务服务”相关概念
2.1.1 互联网+
2.1.2 互联网+政务服务
2.2 “互联网+政务服务”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2 治理理论
2.2.3 无缝隙政府理论
2.3 “互联网+政务服务”分析框架
2.3.1 大数据技术及政策成为国家治理的核心驱动力
2.3.2 “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的理论应用
2.3.3 放管服为“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指明方向及目标
2.3.4 “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分析框架构建
第3章 抚州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现状
3.1 总体现状
3.1.1 互联网政务基础设施建设初具成效
3.1.2 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成效明显
3.1.3 互联网政务大数据云平台获得可喜荣誉
3.1.4 抚州市互联网政务服务生态基本形成
3.2 主要做法
3.2.1 构建互联网化政务服务网络基础
3.2.2 构建互联网化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基础
3.2.3 统一互联网化政务服务窗口
3.2.4 统一互联网化政务服务移动门户
3.2.5 统一互联网政务服务监管体系
第4章 抚州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抚州市互联网政务调查分析
4.1.1 调查设计
4.1.2 调查结果
4.2 抚州政务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4.2.1 便民服务应用创新力缺乏接受度低
4.2.2 便民服务重基础轻应用
4.2.3 优政服务整合共享能力需提升
4.3 抚州政务服务问题原因分析
4.3.1 体制机制的问题限制政务服务总体发展
4.3.2 顶层规划缺失限制政务服务整合发展
4.3.3 国家及省市数据互通机制不顺限制政务服务整合发展
4.3.4 缺公众参与的评价体系限制便民服务使用效果
第5章 抚州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的经验借鉴
5.1 推进抚州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国内主要经验借鉴
5.1.1 便民服务应用经验之浙江“一次不跑”改革
5.1.2 便民服务应用经验之武汉“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改革
5.2 推进抚州市“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国外经验借鉴
5.2.1 政务服务经验之英国默认数字化战略
5.2.2 政务服务经验之新加坡智慧国家2025计划
5.3 经验借鉴综述
第6章 以大数据驱动抚州市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对策建议
6.1 创新体制机制实现政务服务全面整合发展
6.1.1 统筹政务信息化系统建设
6.1.2 优化政务服务流程
6.2 创新大数据技术驱动下互联网政务服务中心服务模式
6.2.1 重塑服务模式
6.2.2 大数据驱动创新
6.3 设计顶层规划并整合优化政务服务流程
6.3.1 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顶层设计
6.3.2 以流程优化实现一体化运作
6.4 构建各级数据互通机制促进政务服务整合发展
6.4.1 明确互联互通总体思路和目标
6.4.2 大力推进资源整合共享
6.5 优化参与互动实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构建无缝隙政府服务
6.5.1 带温度的面对面服务
6.5.2 以需求引导业务创新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电子政务的运行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 方靖雯. 现代营销(信息版). 2019(06)
[2]基于总线结构的政务数据共享应用模型研究[J]. 石进,南霞,刘千里. 现代情报. 2019(06)
[3]大数据时代地方政府治理创新的机遇与挑战——以广州市为例[J]. 钟莉.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03)
[4]营商环境优化和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的政府机构改革:功能定位及路径分析[J]. 钱锦宇,刘学涛.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3)
[5]政务部门与公用企业之间数据共享的研究[J]. 程益斌,梁宁利.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9(09)
[6]河北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J]. 王子益.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9(09)
[7]整体政府理论视角下降低行政成本的路径研究[J]. 郭渐强,蒙登干.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19(02)
[8]大数据驱动“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创新研究[J]. 曾俊.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9(08)
[9]行政审批局改革亟待破解的突出问题[J]. 江海洋,邱家林,于珺建. 唯实. 2019(04)
[10]以“数字治理”推动政务资源共享[J]. 忻超. 群众. 2019(07)
本文编号:31873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187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