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疫情应对中慈善组织公信力流失的形成机理及其对策——基于开放系统组织理论视角

发布时间:2021-08-15 03:38
  公信力既是慈善组织生存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又是慈善组织参与应急管理的合法性保障。在疫情防控中,慈善组织的声誉受损,社会信任严重下滑,影响其作用发挥,引发学术界与事务界的共同关注与反思。基于开放系统组织理论视角,对疫情应对中慈善组织公信力流失的形成机理进行剖析,认为慈善组织公信力获取在于组织与规制环境、资源环境的信息交互,本质是一个行为输出、信息转化及形象生成的过程,其构成要素为社会规范、组织特征与公众个体,而慈善组织公信力流失主要受到了社会情景机制、组织能力机制以及个体认知机制的影响。为此,慈善组织应不断提高组织能力、完善信息公开、自觉接受监督、加强社会互动,推动慈善组织的专业化、透明化、法治化与社会化,从而塑造慈善组织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疫情应对中慈善组织公信力,推动慈善组织依法有序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文章来源】:湖北社会科学. 2020,(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疫情应对中慈善组织公信力流失的形成机理及其对策——基于开放系统组织理论视角


慈善组织公信力形成的要素与过程

机理,疫情,组织能力,社会


组织能力机制基于组织特征要素而形成,其内涵是指在疫情应对中慈善组织行动能力的不足,使得慈善组织社会救援的组织目标难以得到实现,导致社会公众对慈善组织的使命与宗旨产生质疑,形成了慈善组织的大量负面形象。在应急管理中,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突发性与紧急性,使得慈善组织的社会救援行动必须及时有效开展。这对慈善组织的应急管理能力提出巨大的挑战。此次疫情传播速度飞快,短时间内迅速蔓延至全国范围。全国人民为了打赢这场阻击战,纷纷对湖北地区进行物资援助。在疫情应对中,疫情防控指挥中心指定湖北省红十字会、湖北省慈善总会、湖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武汉市慈善总会、武汉市红十字会接收物资捐赠,实现物资的统一调配。于是,大量资金和物资在短期内迅速汇集,对慈善组织的组织能力提出重大挑战。当前,上述慈善组织的物资发放不及时、物资分配不合理、捐赠信息更新滞后以及对于关联交易审查不严等情况引发公众对慈善组织能力质疑,社会负面舆情不断涌现。因此,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社会公众会通过组织能力机制,对慈善组织的组织特征进行评估,形成了对慈善组织参与疫情防控的基本认知。组织能力机制反映了慈善组织在疫情应对中能力供给的不足,从而引发社会对慈善组织的质疑。事实上,此次疫情事件不同于以往慈善组织的社会援助,对慈善组织应对能力与专业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此次疫情暴发于农历新年期间,使得慈善组织在此次危机事件应对中的能够调用的人力、物力有限,很大程度影响了慈善组织对社会救援物资的分配。其次,公共卫生事件的社会救援不同其他自然灾害中的社会援助。此次疫情的强传染性特征,削弱了慈善组织既有组织资源调动能力的发挥,加剧了慈善组织社会救援行动开展的困难程度。最后,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专业能力成为限制慈善组织能力发挥的重要影响因素。自2003年非典之后,我国慈善组织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组织能力建设并未得到有效提高,导致此次疫情应对中慈善组织相关的专业技能缺乏,影响慈善组织社会救援行动的展开。当前,慈善组织的组织能力供给难以满足疫区现实需求的现状,使得慈善组织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公众的社会救助情绪受挫,损害了慈善组织社会形象,从而导致社会公众对慈善组织、的否定与质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慈善组织的声誉受损与重建研究[J]. 党生翠.  中国行政管理. 2019(11)
[2]社会建设视角下社会组织的情境合法性[J]. 邓燕华.  中国社会科学. 2019(06)
[3]审计师质量、政府管制与基金会捐赠收入——基于“郭美美”事件的研究[J]. 李明辉,杨鑫,赵宁.  中国经济问题. 2019(01)
[4]社会组织腐败治理:政社分开的逻辑进路[J]. 王栋,朱伯兰.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8(05)
[5]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价值、结构与推进路径[J]. 颜克高,任彬彬.  湖北社会科学. 2018(05)
[6]社会组织腐败治理机制变迁与发展[J]. 王红艳.  政治学研究. 2016(02)
[7]国家治理视域下的社会组织发展:一个分析框架[J]. 金太军.  学海. 2016(01)
[8]媒体监督能影响基金会绩效吗?——来自我国的初步经验证据[J]. 李晗,张立民,汤胜.  审计研究. 2015(02)
[9]慈善基金会特征、审计师选择与捐赠决策[J]. 陈丽红,张龙平.  审计研究. 2014(05)
[10]双重合法性和社会组织发展——以北京市19个小区的业主委员会为例[J]. 管兵,岳经纶.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5)



本文编号:33437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3437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6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