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融合“行政引导”与“社会自治”的社会共治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1 00:43
  在社会公共领域,面对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低下、社会公共性成长缺失的治理问题,创新社会治理应当寻求"行政引导"与"社会自治"相结合的社会共治模式。社会共治的治理体制改革不仅需要政府加快"放管服"的改革进程,也需以具备专业性和创新力的社会组织业态作为承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社会基础,还需权衡基层政府的治理效率和风险,采用"适度"的行政干预将社会自治能力的生长控制在适当范围内。社会建设引导基金是公共治理的一次创新尝试,在社会共治理念下,它通过融合"政治""社会""经济"三个维度的机制设计,整合政府、社会组织、公众和企业的优势力量,最终实现多元主体的协同增效,推进公共服务的供给侧改革。 

【文章来源】: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20,13(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融合“行政引导”与“社会自治”的社会共治模式研究


社会共治模式图

社会建设,基金,运作模式,社会组织


社会建设引导基金秉持“行政引导+社会自治”的社会共治理念,以搭建市场化、社会化的公共服务平台为突破口,培育社会组织竞争性业态,促进社会组织公共属性生长,推进多元协同共治的改革实践。其具体运作模式如图3所示。社会建设引导基金由地方政府发起设立,委托基金会管理,采取慈善信托与专项基金相结合的方式,为公共服务项目提供资金。资金来源包含财政资金和公益资金两部分,公益资金通过向企业、社会公众募集获得。由此,该基金以财政资金为支点,撬动兼顾社会效益的资本金共同参与,以促进社会组织朝向具备自我造血能力的社会企业转型。(3)社会建设引导基金依托当地的社会组织总会或其它独立第三方作为中介机构,搭建社会组织平台,负责社会组织的筛选、服务结果的评估、社会组织的备案及绩效公示等。

资金,来源,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平台的评估功能包含“线上公共性评价”与“线下第三方评估”。“线上公共性评价”通过构建公众满意度评价指标将社会评价和监督维度纳入其中,可适当提高公众满意度评价在评价体系中的比重,扩大公众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利,提高社会自治的能力;“线下第三方评估”在结合专家评审和第三方专业评估的基础上,构建社会组织影响力评级系统,以服务评估结果为核心指标对社会组织进行备案和公示。进而,可利用“互联网+”技术强化社会组织平台的信息公开和监督透明,对公共服务项目的结果进行跟踪披露。社会组织平台的评估功能,一方面让公众满意度实质性地参与到结果评价体系,刺激了居民对社会事务的参与积极性;另一方面,它加强了社会服务项目和社会组织的信息披露,借助社会监督的力量提升了社会组织的公信力和服务项目的透明度,有利于公共服务竞争性市场的完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独立抑或自主:中国社会组织特征问题重思[J]. 王诗宗,宋程成.  中国社会科学. 2013(05)
[2]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J]. 渠敬东,周飞舟,应星.  中国社会科学. 2009(06)
[3]改善民生与“以人为本”的境界变化[J]. 李友梅.  社会. 2008(03)
[4]重塑转型期的社会认同[J]. 李友梅.  社会学研究. 2007(02)



本文编号:33759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3759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b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