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何谓基层?——对当前城市基层治理基本概念的拓展

发布时间:2021-10-26 06:24
  党的十九大提出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十九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然而,何谓基层?当前学界和实践界对基层内涵的理解却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更新。对基层认识不清就会影响资源配置和基层治理效果。通过分析现有从地理空间理解基层的局限,"基层"有了新的定义,基层不是一个封闭的空间治理问题,而是一个开放性社会中多元主体的一体化问题。推动社会治理中心向基层下移不是向社区空间下移,而是向能承担得起多元主体一体化功能的"基层单元"下移。这个单元不以街道或社区地理空间来界定,而是在人的"聚合意义"上界定,它可能落在某个或某几个特定的地理空间,也可能是超越地理空间的组织化单元格,是开放性、跨空间、跨组织的。 

【文章来源】:治理研究. 2020,36(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何谓基层?——对当前城市基层治理基本概念的拓展


基层认知的两个层面

过程图,过程,社会认知,层面


居民对基层的社会认知体现为个体将自身划归于某一特定场域或类属群体之中,将自身视为其成员,这种归属判断是由社会认知统领个体的心理体验。社会认知通过一系列的过程施加其影响力(如图2)。基层认知的形成过程中特定的刺激点可能是某些社会事件、提供的公共服务、地区配置的基础资源等。受到特定刺激点的激发,人们产生认知基层的需求,并在基层地区的社会生活中有意或无意地采集相关信息,并将信息通过一定的结构进行加工和处理。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新的刺激点,而引发人们重新回到采集信息的过程。在不断地刺激、信息采集和信息加工处理的不断作用下,最终会形成其对基层的基本认知。换言之,人们在基层展开日常生活时主动或被动地寻找与接收信息,判断自身所属的区域范围,并在一定结构内对信息进行处理和加工,最终形成个人对基层认知的特殊心理过程,这种过程包含复杂的感受、判断、思考等心理状态,并影响个体行为的发生。社会认知层面的基层界定是人们在特定的场域展开社会交往和日常行为的感知在其主观层面反映的特殊产物,这种产物体现为人们对自身归属的区域划分,而这种区域划分并不一定等同于实践界和学术界从地理层面划分的基层区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什么是技术治理?[J]. 颜昌武,杨郑媛.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2)
[2]技术治理的“变”与“常”——以南京市栖霞区“掌上云社区”为例[J]. 韩志明,雷叶飞.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2)
[3]“精细化”导向的城市基层治理创新——国家“趋近”社会的实践与逻辑[J]. 黄俊尧.  浙江学刊. 2019(01)
[4]中国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自治、法治与德治[J]. 郁建,兴任杰.  学术月刊. 2018(12)
[5]权责分立与基层避责:一种理论解释[J]. 倪星,王锐.  中国社会科学. 2018(05)
[6]中国城市基层治理研究:范式转型与善治逻辑[J]. 陈辉.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8(03)
[7]城市基层社会组织发展中居民参与的行动逻辑[J]. 邱梦华.  学习与实践. 2017(09)
[8]当代中国基层治理的变迁历史与理论建构——基于城市基层治理的实践与反思[J]. 杨君,纪晓岚.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7(02)
[9]治理视野中的城市基层管理改革:问题、悖论与出路[J]. 吴晓林,张慧敏.  行政论坛. 2016(04)
[10]十八大以来城乡基层治理的新方向、新格局与新路径[J]. 袁方成,罗家为.  社会主义研究. 2016(01)



本文编号:34590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4590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e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