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性发展视域下新时代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01 09:47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新时代中国政府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享发展理念而全力推进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从全球所倡导的"包容性发展"道路来看,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十多年的政策实践与创新的历程中,逐步形成了以"社会公正"、"财政权责"与"协同治理"为基本面向的理论架构,它为在坚持政府主责前提下,通过构建基本公共服务的央地财政共担与多元协同供给机制,切实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
【文章来源】:教学与研究.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新时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发展及阶段特征
二、包容性发展理念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内涵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社会公正观”
第一,它的基础在于保障“普惠的公正”。
第二,它的支柱在于维护“差异的公正”。
第三,它的目标在于实现“发展的公正”。
(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权责观”
(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协同治理观”
三、结 论
本文编号:3469953
【文章来源】:教学与研究.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新时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发展及阶段特征
二、包容性发展理念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内涵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社会公正观”
第一,它的基础在于保障“普惠的公正”。
第二,它的支柱在于维护“差异的公正”。
第三,它的目标在于实现“发展的公正”。
(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权责观”
(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协同治理观”
三、结 论
本文编号:34699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469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