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2 04:45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成为党和政府制定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受区位、历史传统等因素影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教育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少数民族考生在高考中处于劣势竞争地位,为此我国制定了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大大提高和扩大了少数民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和范围。但是,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水平大幅度提高,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少数民族学生在享有教育资源方面的政策供给均等化程度大幅度提高,针对少数民族身份的高考加分政策遭到质疑,加上近些年“高考移民”、篡改民族身份等事件屡见不鲜,与社会各界对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各种质疑相一致,关于调整相关政策的建议也进入到政策层面。本文将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作为研究对象,梳理这一政策的研究现状,考察这一政策的发展历程,对政策的实施效果和问题指向进行分析,讨论本是为促进各民族平等享受受教育权、弥补民族之间发展差距的利好政策,为何会被越来越多的人质疑,并在此分析基础上对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价值取向进行探讨,以化解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实施中的价值冲突和利益矛盾,为我国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概述
1.2.2 国外研究现状概述
1.2.3 国内外研究评析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少数民族
1.3.2 高考加分政策
1.3.3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1.3.4 本文对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研究的界定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实施的依据
2.1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实施的理论依据
2.1.1 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理论
2.1.2 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理论
2.1.3 教育公平理论
2.2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实施的法律依据
2.2.1 《民族区域自治法》相关规定
2.2.2 《教育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2.3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实施的实践依据
2.3.1 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水平落后
2.3.2 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文化差异大
第三章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历史发展概述
3.1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历史沿革
3.1.1 提出确立期(1949-1966年)
3.1.2 恢复发展期(1977-1999年)
3.1.3 调整充实期(1999-至今)
3.2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类型
3.2.1 按照教学语言进行加分
3.2.2 按照民族身份进行加分
3.2.3 按照所属地区进行加分
第四章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影响分析及问题指向
4.1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影响分析
4.1.1 提高少数民族考生的入学率,促进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
4.1.2 增强少数民族就业的竞争力,促进少数民族公民社会融入
4.1.3 为民族地区培养了各方人才,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4.2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问题指向
4.2.1 公平优先与效率优先之间的矛盾
4.2.2 群体平等与个体平等之间的矛盾
4.2.3 促进民族一体与固化民族差异之间的矛盾
第五章 改革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价值取向的思考
5.1 打破单一民族加分依据,推进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
5.2 坚持群体平等和个体平等相统一的价值取向
5.3 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本文编号:3471363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概述
1.2.2 国外研究现状概述
1.2.3 国内外研究评析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少数民族
1.3.2 高考加分政策
1.3.3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1.3.4 本文对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研究的界定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实施的依据
2.1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实施的理论依据
2.1.1 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理论
2.1.2 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理论
2.1.3 教育公平理论
2.2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实施的法律依据
2.2.1 《民族区域自治法》相关规定
2.2.2 《教育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2.3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实施的实践依据
2.3.1 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水平落后
2.3.2 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文化差异大
第三章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历史发展概述
3.1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历史沿革
3.1.1 提出确立期(1949-1966年)
3.1.2 恢复发展期(1977-1999年)
3.1.3 调整充实期(1999-至今)
3.2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类型
3.2.1 按照教学语言进行加分
3.2.2 按照民族身份进行加分
3.2.3 按照所属地区进行加分
第四章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影响分析及问题指向
4.1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影响分析
4.1.1 提高少数民族考生的入学率,促进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
4.1.2 增强少数民族就业的竞争力,促进少数民族公民社会融入
4.1.3 为民族地区培养了各方人才,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4.2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问题指向
4.2.1 公平优先与效率优先之间的矛盾
4.2.2 群体平等与个体平等之间的矛盾
4.2.3 促进民族一体与固化民族差异之间的矛盾
第五章 改革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价值取向的思考
5.1 打破单一民族加分依据,推进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
5.2 坚持群体平等和个体平等相统一的价值取向
5.3 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本文编号:34713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471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