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微公益事项属性对个人捐赠意愿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1-14 11:16
  我国慈善事业起步早,但发展较缓慢。与国外慈善事业不同,我国慈善组织的主要资金来源是政府和企业,个人捐赠占比较低,民间慈善的力量还有待进一步发掘。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微公益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诞生,打破了传统官办慈善组织的发展困境,揭开了慈善事业发展的新篇章。微公益进入门槛低、操作简单、运作透明,迅速吸引了普通民众的广泛参与。大量研究显示,微公益事项的部分特征能强化个体捐赠意愿,但是也有学者发现,不同的微公益项目对个人捐赠参与的吸引力亦有差别的,差异化的事项感知属性是带来这一差别的原因。探索微公益事项感知属性吸引个人捐赠参与的内在机制,对发掘民间捐赠力量具有重要意义。据此,笔者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基于微公益项目吸引募捐的视角,选取微公益事项的典型属性特征—可参与性、重要性、可接近性和内容生动性,试图探索其影响个体捐赠意愿的内在机理。首先提出问题,对微公益产生的背景、发展现状和研究意义进行阐释,并点明研究内容框架和创新点。其次,对微公益及事项属性、道德认同、主观规范及捐赠意愿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了综述,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道德认同和捐赠行为相关理论,对相...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微公益事项属性对个人捐赠意愿的影响


道德认同的形成及影响因素(Hart

模型图,动机,模型,自我同一性


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过程,Blasi?(2004)??提出道德认同动机模型,指出道德认同向道德动机转化过??程中,责任判断、自我同一性和自我一致性的作用,如图2.2所示。道德行为的形??成首先需要道德责任判断的过滤作用启动;随后,在自我同一性的深化阶段,要??强化道德认同的动机作用;最后,个体感知到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实现知行合??一。责任判断是在道德认同的基础上进行的,道德认同能够激发人们内在的责任??感,个体强烈的责任感又可以引发更多捐赠行为。??

计划行为理论,资料来源,知觉,信念


资料来源:此图选自Ajzen于1991年发表的《计划行为理论》??国内学者肖立树?根据计划行为理论,对捐赠行为的作用模式进行了研宄,如??图2.4,发现个人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以及时间与机会因素,知觉行为控制都会??对捐赠意愿起决定作用,很多学者都运用这一理论,试图探宄个人捐赠行为的发??生机制,这对于研宄微公益事项属性对捐赠的影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结果信念?\??????>?捐赠态度?\??结果评级?,???规范信念???\??????\主观规范——?行为意愿——-行为??依从动机?,??\?????控制信念?????>知觉行为控制/??知觉强度?,???(D?MelissaK.Hydel?and?Katherine?M.To?bea?donor?or?notto?be?Applyingan?extendedtheory?of?planned?behaviorto??predict?post?humous?organ?donation?intentions.?[J]?Journal?of?Applied?Social?Psychology.?2009,559-816.??②?Breitkopf,?Radecki?C.?Perceived?consequences?of?communicating?organ?donation?wishes:?An?a?nalysis?of?beliefs??about?defending?one\"s?decision[J].?Psychology?&?Health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道德认同的实质及其意义[J]. 李萍.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9(01)
[2]道德认同对大学生运动员攻击行为的影响:运动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J]. 李彦儒,褚跃德.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8(10)
[3]伦理学视域下的自我认同问题[J]. 余露.  伦理学研究. 2018(05)
[4]组织情境下道德认同研究前沿探析[J]. 王艳子,薛瑞瑞.  现代管理科学. 2018(04)
[5]众筹仪式何以可能?——“99公益日”个体捐赠行为的社会学分析[J]. 胡婕婷.  社会发展研究. 2018(01)
[6]消费者行为理性对绿色感知价值的机制研究——以计划行为理论为研究视角[J]. 高键.  当代经济管理. 2018(01)
[7]大学生道德认同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乐观主义的中介作用[J]. 陈妮娅,钟静弘,周冰冰,洪清玉,樊孟婷.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8]公益众酬项目中个人动机对支持意愿的影响研究[J]. 高阳,李东.  工业工程与管理. 2017(06)
[9]央视公益广告的人文情怀对公民道德的提升[J]. 龙丽.  新闻战线. 2017(20)
[10]公众情境理论与理性行为理论结合视角下的中国慈善募捐:对三种模型的比较研究[J]. 曹倖,周奕欣,胥琳佳.  国际新闻界. 2017(06)

博士论文
[1]中国城市居民慈善捐款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 张进美.东北大学 2012
[2]道德同一性的心理发展与建构[D]. 万增奎.南京师范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公民慈善捐赠意愿影响因素模型的实证研究[D]. 王丹枫.华东师范大学 2018
[2]微信空间公益筹款影响要素分析[D]. 左胜男.西南大学 2018
[3]慈善公益广告情感诉求与目标框架效应对捐助行为意向影响研究[D]. 徐迩嘉.云南师范大学 2017
[4]道德认同、共情与受助者责任类型对利他行为的影响研究[D]. 刘辉.山东师范大学 2017
[5]初中生道德认同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移情的中介作用[D]. 戴倩.南京师范大学 2016
[6]大学生道德认同与道德行为的双向关系研究[D]. 王丽茹.成都理工大学 2016
[7]意见领袖、捐赠效用感知对个人捐赠微公益意愿影响研究[D]. 朱容慧.华中科技大学 2016
[8]基于微信平台的公益传播研究[D]. 胡少雄.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5
[9]微公益事项属性对个人捐赠者捐赠意愿影响研究[D]. 陈晓东.华中科技大学 2015
[10]基于微博平台的公益传播研究[D]. 史雅欣.湖南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4945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4945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c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