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流动摊贩管理对策研究 ——以南通市为例
发布时间:2021-11-14 19:0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使得城市化继续加速,由于农村外来人口的增多以及下岗职工再就业等等原因,城市当中逐渐产生了包含下岗单位职工、无业市民、残障人士、过剩农村滞留人员诸多来源所形成的群体。流动摊贩以低投入及机动的营业方式等特色让许多弱势市民加入其中,造成流动摊贩人数的逐年增多。虽然说,流动摊贩的营业空间小,可以方便很多资金不足的创业者进行创业,可流动摊贩对于城市的发展、城市功能的发挥起到了很消极的作用。中国对于流动摊贩的统筹管理进程里依然存在很多的困难,比如说,管理成效欠佳,管理者与流动摊贩之间的矛盾增加,这些因素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会造成不良影响。在此种大背景之下,本文将江苏南通作为调研对象,利用问卷及访问的形式,对城市流动摊贩的生存状态、当地政府对于流动摊贩的管理模式等诸多层面施行了证据分析。调研显示,流动摊贩已变成了中国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故而政府不能因为他们对于城市所带来的负外部效应,就要去强行清除他们。目前来说,政府对于流动摊贩的管理方式依然运用高度集权的行政治理机制,占据主导位置的依然是政府。就上述问题,本文以治理方式作为出发点,提及相关应对策略...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流动摊贩管制的主要观点
1.2.2 同情执法对象的主要观点
1.2.3 采用疏堵结合的主要观点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分析法
1.3.2 问卷调查法
1.3.3 访谈法
1.3.4 比较借鉴法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流动摊贩产生的背景及影响
2.1 流动摊贩产生的背景
2.1.1 流动摊贩的概念及特点
2.1.2 流动摊贩产生的背景
2.2 流动摊贩对城市的影响
2.2.1 积极作用
2.2.2 不利影响
第三章 我国城市流动摊贩管理的困境
3.1 城市管理者与流动摊贩冲突加剧产生恶劣社会影响
3.2 执法效果较差
3.3 执法难度大
第四章 我国城市流动摊贩管理问题的产生原因
4.1 城市管理目标定位不准确
4.2 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4.3 执法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4.4 有效监督缺乏,问责机制缺位
4.5 媒体的片面报道产生不良社会影响
4.6 城管执法部门工作量与执法资源不匹配
第五章 南通市流动摊贩治理现状调查
5.1 流动摊贩自身基本情况
5.1.1 从业人员群体构成较为集中
5.1.2 职业种类多样化
5.1.3 工作时间相对较长
5.1.4 收入水平较低
5.1.5 聚集区域较敏感
5.2 南通市流动摊贩的政府管理现状
5.2.1 流动摊贩的管理主体
5.2.2 南通市流动摊贩管理的方式
5.3 南通市流动摊贩的调查结论
第六章 国外流动摊贩管理的成功经验
6.1 发达国家治理城市流动摊贩的途径分析
6.2 发展中国家治理城市流动摊贩的途径分析
第七章 城市流动摊贩管理机制创新的对策
7.1 实现摊贩的自我管理
7.2 政府部门方面
7.2.1 加强金融扶持力度,推进流动摊贩持续发展
7.2.2 加强教育扶持力度,提高流动摊贩就业技能
7.2.3 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
7.3 扶持非政府组织
7.4 推进社区建设
7.5 开拓公众参与途径
7.6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推进实现流动摊贩合法化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流动摊贩基本情况调查表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流动摊贩治理困境与反思[J]. 景明.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7(10)
[2]我国城市流动摊贩管理中的难题及其对策研究[J]. 万杏. 山西青年. 2016(10)
[3]城市规划管理中流动摊贩问题及对策探讨[J]. 马学旺. 广西城镇建设. 2015(04)
[4]基于弹性理念的苏州流动摊贩区布局模式和规划对策研究[J]. 陈亚伟,杨忠伟,郑皓,陆媛. 城市观察. 2014(02)
[5]流动摊贩存在的利弊与治理对策[J]. 李卓,赵安民. 社科纵横. 2013(08)
[6]流动摊贩类型及其经营规律研究——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J]. 张磊. 城市问题. 2013(05)
[7]针对流动摊贩合法化的制度构想[J]. 钟耀. 商场现代化. 2012(31)
[8]包容还是新的排斥?——城市流动摊贩空间引导效应与规划研究[J]. 黄耿志,李天娇,薛德升. 规划师. 2012(08)
[9]浅议流动摊贩的法律治理[J]. 茹晓冬. 学理论. 2012(17)
[10]论流动摊贩的登记制度[J]. 陈琳玲. 东方企业文化. 2012(07)
本文编号:3495183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流动摊贩管制的主要观点
1.2.2 同情执法对象的主要观点
1.2.3 采用疏堵结合的主要观点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分析法
1.3.2 问卷调查法
1.3.3 访谈法
1.3.4 比较借鉴法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流动摊贩产生的背景及影响
2.1 流动摊贩产生的背景
2.1.1 流动摊贩的概念及特点
2.1.2 流动摊贩产生的背景
2.2 流动摊贩对城市的影响
2.2.1 积极作用
2.2.2 不利影响
第三章 我国城市流动摊贩管理的困境
3.1 城市管理者与流动摊贩冲突加剧产生恶劣社会影响
3.2 执法效果较差
3.3 执法难度大
第四章 我国城市流动摊贩管理问题的产生原因
4.1 城市管理目标定位不准确
4.2 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4.3 执法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4.4 有效监督缺乏,问责机制缺位
4.5 媒体的片面报道产生不良社会影响
4.6 城管执法部门工作量与执法资源不匹配
第五章 南通市流动摊贩治理现状调查
5.1 流动摊贩自身基本情况
5.1.1 从业人员群体构成较为集中
5.1.2 职业种类多样化
5.1.3 工作时间相对较长
5.1.4 收入水平较低
5.1.5 聚集区域较敏感
5.2 南通市流动摊贩的政府管理现状
5.2.1 流动摊贩的管理主体
5.2.2 南通市流动摊贩管理的方式
5.3 南通市流动摊贩的调查结论
第六章 国外流动摊贩管理的成功经验
6.1 发达国家治理城市流动摊贩的途径分析
6.2 发展中国家治理城市流动摊贩的途径分析
第七章 城市流动摊贩管理机制创新的对策
7.1 实现摊贩的自我管理
7.2 政府部门方面
7.2.1 加强金融扶持力度,推进流动摊贩持续发展
7.2.2 加强教育扶持力度,提高流动摊贩就业技能
7.2.3 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
7.3 扶持非政府组织
7.4 推进社区建设
7.5 开拓公众参与途径
7.6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推进实现流动摊贩合法化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流动摊贩基本情况调查表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流动摊贩治理困境与反思[J]. 景明.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7(10)
[2]我国城市流动摊贩管理中的难题及其对策研究[J]. 万杏. 山西青年. 2016(10)
[3]城市规划管理中流动摊贩问题及对策探讨[J]. 马学旺. 广西城镇建设. 2015(04)
[4]基于弹性理念的苏州流动摊贩区布局模式和规划对策研究[J]. 陈亚伟,杨忠伟,郑皓,陆媛. 城市观察. 2014(02)
[5]流动摊贩存在的利弊与治理对策[J]. 李卓,赵安民. 社科纵横. 2013(08)
[6]流动摊贩类型及其经营规律研究——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J]. 张磊. 城市问题. 2013(05)
[7]针对流动摊贩合法化的制度构想[J]. 钟耀. 商场现代化. 2012(31)
[8]包容还是新的排斥?——城市流动摊贩空间引导效应与规划研究[J]. 黄耿志,李天娇,薛德升. 规划师. 2012(08)
[9]浅议流动摊贩的法律治理[J]. 茹晓冬. 学理论. 2012(17)
[10]论流动摊贩的登记制度[J]. 陈琳玲. 东方企业文化. 2012(07)
本文编号:34951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495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