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智慧城市建设如何助力社会治理现代化?——新冠疫情考验下的杭州“城市大脑”

发布时间:2021-11-18 00:31
  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进一步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新冠疫情防控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大考,杭州市基于城市大脑的建设,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对新冠疫情考验下的杭州城市大脑的深入调查,研究发现:技术驱动下的智慧城市建设从提升治理成效的高效化和精准化、倒逼治理流程的分权化和扁平化、重塑治理结构的多元化和协同化三个维度助力社会治理现代化;未来的智慧城市建设要审慎地依靠制度设计处理多元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构建以公共价值而非行政效率为导向的治理体系;并通过运行和维护实现公共政策执行和公共服务供给的长效治理能力,进而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5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智慧城市建设如何助力社会治理现代化?——新冠疫情考验下的杭州“城市大脑”


杭州城市大脑中枢架构

架构图,大脑,杭州,架构


在组织架构上,城市大脑推动了整合型政府组织结构的设计,有利于打破传统职能部门分割所导致的碎片化现象。如图2所示,首先,杭州市委市政府在云栖小镇成立了运营指挥中心,下设城市大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机制,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各地各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下设办公室,由市数据资源管理局负责日常办公。工作专班则由11个市级部门专班、17个区县专班和1个综合协调专班组成。其次,还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组织结构,分别是云栖工程院和云栖城市大脑科技有限公司。云栖工程院作为由不同企业的志愿者组成的NGO部门,主要负责中枢系统的研发和数据处理迭代;云栖城市大脑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国有控股公司,则主要负责城市大脑日常的建设运营。杭州城市大脑在实践探索中逐步确立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的组织架构,进而实现业务从分散走向集中、空间从分割走向整体,最终实现治理从破碎走向整合,是实现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三、面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智慧城市逻辑框架

社会,城市建设,解构


综上所述,面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智慧城市建设,既是技术浪潮下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历史机遇,也是社会治理体系的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如图3所示,在社会治理现代化要求下,智慧城市建设不应止步于对技术理性的追求,而应以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治理生态为愿景,弱化治理结构和治理流程的刚性,调和治理能力成长性与治理体系回应性间的矛盾,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有力的工具支撑。四、城市大脑的治理逻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理解公共行政的新维度:政府与社会的互动[J]. 竺乾威.  中国行政管理. 2020(03)
[2]智能与韧性是否兼容?——智慧城市建设的韧性评价和发展路径[J]. 宋蕾.  社会科学. 2020(03)
[3]从技术理性转向价值理性:大数据赋能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挑战与应对[J]. 张鸣春.  城市发展研究. 2020(02)
[4]政府多部门决策协调的研究述评[J]. 吴文强.  公共行政评论. 2020(01)
[5]国家治理的信息叙事:清晰性、清晰化与清晰度[J]. 韩志明.  学术月刊. 2019(09)
[6]深化数字政府建设 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J]. 舒洁,石建莹.  区域治理. 2019(33)
[7]智慧城市推进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路径研究[J]. 吴超,吴毅,罗昊宇.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8(01)
[8]政府职能转变的理论逻辑与过程逻辑——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思考[J]. 吕同舟.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7(05)
[9]智慧城市背景下城市治理的创新发展模式研究[J]. 张小娟,贾海薇,张振刚.  中国科技论坛. 2017(10)
[10]数字政府治理——基于社会形态演变进程的考察[J]. 戴长征,鲍静.  中国行政管理. 2017(09)

博士论文
[1]智慧城市系统的要素、结构及模型研究[D]. 张小娟.华南理工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5018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5018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7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