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分等方法及中国县市等第特征的分异规律
发布时间:2022-01-04 14:21
对行政区进行适当分类管理是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县市分等是行政区分类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因地制宜"推进行政区划管理的直接体现,对于提升地方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激发发展活力和释放发展动能具有重要意义。系统梳理中国县市统计数据,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K均值聚类法等提出县市分等方法,并对县市等第特征的分异规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①人口规模是影响县市分等的主要因素,其次是面积和地区生产总值,公共财政支出的影响相对较小。各等第县市数量大体呈梯形分布,高等第县市间差异较大,不同等第县市地域分布存在不均衡现象。②县市分等管理在实践中具有可行性,按照人口、地理、经济、管理难度分等的方法具有合理性。③县市分等过程中,可以考虑采取分省份、按比例的方法对县市等第进行划分,对县市差异小、分等使用的单方面指标值较高县市相对集中,以及县市数量少的省份可以给予特殊安排。④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县市分等的现实需求更加凸显,有助于新时期对不同县市分类施策,促进县市间良性竞争与协同发展。
【文章来源】:地理研究. 2020,39(04)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15 页
【部分图文】:
省域尺度分等的各等第县市空间分布
(2)高等第县市综合评价值差异大,离散程度较高,低等第县市综合评价值差异小,离散程度较低。与全国尺度分等结果显示从高等第到低等第,同一等第内部县市综合评价值区间差逐渐减小相似,从省域尺度分等的各等第县市综合评价值最低值和最高值散点图(图4)可以明显发现,一等县市的综合评价值更为集中,而三等县市的综合评价值则更加分散,二等县市介于二者之间。也就是说,高等第县市数量较少而内部差异较大,低等第县市数量较多而内部差异较小。图3 省域尺度分等的不同省份各等第县市数量占比最高最低区间图
图2 省域尺度分等的不同省份各等第县市数量变化图(3)同一等第县市在空间上集聚的特征明显。(1)以省域为尺度的分等显示,高等第县市有明显向省会城市集聚的特征,很多省份围绕省会城市三等县市的数量明显较少。这一现象在安徽、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川、陕西、甘肃等县市数量较多的大省表现尤为突出。(2)以省域为尺度的分等结果虽然解决了省域间县市等第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但部分省份省域内不同等第县市空间分布不均衡的现象依然存在,安徽、四川两省尤为突出。安徽省高等第县市集中在人口密集的皖北地区,四川省高等第县市集中在人口基数较大的川东地区。综合分析测算过程,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按照本文确定的指标权重,人口指标占比接近0.5,占比较大。对于安徽、四川这样人口密集地区主要集中在省内某一个区域的省份,很可能出现不同等第的县市向该区域集中的现象。以之类推,对于综合评价值中权重较高指标的指标值高的县市在某个区域比较集中的省份,分等的结果会出现向该区域集中、省域内不均衡的问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县域经济发展时空差异和影响因素的地理探测——以甘肃省为例[J]. 胡雪瑶,张子龙,陈兴鹏,王月菊. 地理研究. 2019(04)
[2]中国城市行政地域与实体地域的空间差异及优化整合[J]. 戚伟,王开泳. 地理研究. 2019(02)
[3]“行政区划本身也是一种重要资源”的理论创新与应用[J]. 王开泳,陈田,刘毅. 地理研究. 2019(02)
[4]改革开放以来镇(街)行政区划改革的政策驱动机制——基于浙江省的数据[J]. 吴金群,游晨. 治理研究. 2018(06)
[5]行政区划调整中的政府组织重构与上下级谈判——以江城撤市设区为例[J]. 叶林,杨宇泽.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3)
[6]行政区划研究的地理学支撑与展望[J]. 王开泳,陈田. 地理学报. 2018(04)
[7]中国财税改革40年:基本轨迹、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J]. 高培勇. 经济研究. 2018(03)
[8]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开发的基础制度作用[J]. 盛科荣,樊杰.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6(01)
[9]1982-2010年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时空格局演变[J]. 周扬,李宁,吴文祥,吴吉东. 地理科学进展. 2014(01)
[10]主体功能区战略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J]. 樊杰.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3(02)
硕士论文
[1]我国县级政区等第划分研究[D]. 朱松泉.湖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68497
【文章来源】:地理研究. 2020,39(04)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15 页
【部分图文】:
省域尺度分等的各等第县市空间分布
(2)高等第县市综合评价值差异大,离散程度较高,低等第县市综合评价值差异小,离散程度较低。与全国尺度分等结果显示从高等第到低等第,同一等第内部县市综合评价值区间差逐渐减小相似,从省域尺度分等的各等第县市综合评价值最低值和最高值散点图(图4)可以明显发现,一等县市的综合评价值更为集中,而三等县市的综合评价值则更加分散,二等县市介于二者之间。也就是说,高等第县市数量较少而内部差异较大,低等第县市数量较多而内部差异较小。图3 省域尺度分等的不同省份各等第县市数量占比最高最低区间图
图2 省域尺度分等的不同省份各等第县市数量变化图(3)同一等第县市在空间上集聚的特征明显。(1)以省域为尺度的分等显示,高等第县市有明显向省会城市集聚的特征,很多省份围绕省会城市三等县市的数量明显较少。这一现象在安徽、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川、陕西、甘肃等县市数量较多的大省表现尤为突出。(2)以省域为尺度的分等结果虽然解决了省域间县市等第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但部分省份省域内不同等第县市空间分布不均衡的现象依然存在,安徽、四川两省尤为突出。安徽省高等第县市集中在人口密集的皖北地区,四川省高等第县市集中在人口基数较大的川东地区。综合分析测算过程,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按照本文确定的指标权重,人口指标占比接近0.5,占比较大。对于安徽、四川这样人口密集地区主要集中在省内某一个区域的省份,很可能出现不同等第的县市向该区域集中的现象。以之类推,对于综合评价值中权重较高指标的指标值高的县市在某个区域比较集中的省份,分等的结果会出现向该区域集中、省域内不均衡的问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县域经济发展时空差异和影响因素的地理探测——以甘肃省为例[J]. 胡雪瑶,张子龙,陈兴鹏,王月菊. 地理研究. 2019(04)
[2]中国城市行政地域与实体地域的空间差异及优化整合[J]. 戚伟,王开泳. 地理研究. 2019(02)
[3]“行政区划本身也是一种重要资源”的理论创新与应用[J]. 王开泳,陈田,刘毅. 地理研究. 2019(02)
[4]改革开放以来镇(街)行政区划改革的政策驱动机制——基于浙江省的数据[J]. 吴金群,游晨. 治理研究. 2018(06)
[5]行政区划调整中的政府组织重构与上下级谈判——以江城撤市设区为例[J]. 叶林,杨宇泽.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3)
[6]行政区划研究的地理学支撑与展望[J]. 王开泳,陈田. 地理学报. 2018(04)
[7]中国财税改革40年:基本轨迹、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J]. 高培勇. 经济研究. 2018(03)
[8]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开发的基础制度作用[J]. 盛科荣,樊杰.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6(01)
[9]1982-2010年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时空格局演变[J]. 周扬,李宁,吴文祥,吴吉东. 地理科学进展. 2014(01)
[10]主体功能区战略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J]. 樊杰.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3(02)
硕士论文
[1]我国县级政区等第划分研究[D]. 朱松泉.湖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684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568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