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地方政府公信力缺失与改善对策探究
发布时间:2022-01-09 00:02
民众对于政府的信任是政府行使行政管理行为的基础,关系到政府的合法性,针对政府公信力进行改革也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对于政府公信力的研究已然成为现阶段政府管理理论的研究重心。尤其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各级政府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也需要进行相应的革新,否则就可能导致公信力的严重流失。官员的贪污腐败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各类群体性事件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层出不穷,而针对于社会问题的治理一旦失利,很容易导致政府形象的损伤,公信力的下降。面对这一状况,重新审视政府公信力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希望通过政府公信力问题的研究,改善政府的形象,促进民众的政治参与,实现多治理主体的共同治理,提升政府的公信力。本文主要利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我国目前地方政府公信力的状况、影响因素与存在问题,通过实证研究探寻在政府管理的过程中政府公信力流失的原因,并探究公信力的提升路径。首先从中西方语境中分析了公信力的相关概念,明确了整篇文章分析的评价标准;而后从社会契约论,社群主义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等理论中构建出分析的理论基础;接着以常州毒地事件为例,分析了政府政策从出台到落地过程中政府行为对于政府公信力所...
【文章来源】:东南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一、本文可能创新之处
二、主要难点及不足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公信力”概念的比较分析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公信”
二、西方文化中的“公信”
三、公信力与政府公信力
第二节 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内涵、社会作用和评价标准
一、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内涵
二、地方政府公信力的社会作用
三、地方政府公信力的评价依据
第三节 地方政府公信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社群主义理论
二、公共选择理论
三、社会治理——善治理论
第四节 互联网时代对政府公信力维护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互联网时代对政府公信力提升带来的机遇
二、互联网时代对政府公信力维系带来的挑战
第三章 地方政府公信力流失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常州“毒地事件”回顾
一、常州“毒地事件”的缘起
二、常州“毒地事件”的经过
三、常州“毒地事件”的结局
第二节 常州“毒地事件”中地方政府公信力流失的表现
一、政府权力公共性的减少
二、政府信用失效
三、政府治理失当
第三节 常州“毒地事件”中地方政府公信力流失的原因
一、地方政府执行力低下
二、地方政府相关制度不完善
三、地方政府不能及时满足民众需求
四、地方政府工作人员工作态度消极
第四章 地方政府公信力流失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地方政府公信力缺失的表现
一、地方政府政策方面的缺失
二、地方政府行为方面的缺失
三、地方政府行为反馈方面的缺失
第二节 地方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理念认知上的落后
二、行政行为中的偏差
三、公民政治参与的低效
第三节 地方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影响
一、对地方经济发展造成阻碍
二、对地方政策的实施造成扭曲
三、动摇政府合法性
四、影响社会的和谐
第五章 新时期政府公信力提升路径与对策
第一节 汲取国外的公信力改革探索经验
一、欧美国家提升政府公信力的主要做法
二、欧美国家提升政府公信力的经验总结
三、国外的经验对于我国改革的启示
第二节 地方政府公信力提升的价值追求与路径选择
一、价值追求:善治
二、路径选择:制度设计
第三节 地方政府公信力提升的策略探讨
一、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实现
二、执政能力的提升
三、监督机制的完善
四、网络舆情的引导
结语
参考文献
中文参考文献
(一)著作
(二)论文
(三)互联网资料
外文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全面二孩”政策对家庭生育意愿影响的现状与对策[J]. 王书月,王晶晶. 全科护理. 2018(30)
[2]用脚投票:权利自救下民工荒的一种解释框架[J]. 李贵成. 理论探讨. 2015(03)
[3]信还是不信:这是个问题——欧美大众传媒公信力研究述评[J]. 郭光华,夏添.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4(03)
[4]论我国媒介公信力的理论阙失[J]. 叶阳. 中国出版. 2014(08)
[5]体制结构与输出:一个关于我国政府公信力问题的分析架构[J]. 李松林. 理论月刊. 2014(04)
[6]政府公信力:内涵、特征及作用[J]. 秦娟. 法制与社会. 2014(06)
[7]新媒体时代政府公信力的决定因素——透明性、回应性抑或公关技巧?[J]. 马得勇,孙梦欣. 公共管理学报. 2014(01)
[8]中国地方政府公信力提升策略研究[J]. 张震霖. 山东纺织经济. 2014(01)
[9]地方政府公信力及其价值意蕴[J]. 韦锋.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13(04)
[10]当代中国政府公信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探析[J]. 杨畅. 中国行政管理. 2013(12)
硕士论文
[1]新媒体时代的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D]. 余飞.南京大学 2015
[2]我国政府公信力的现状与提升途径研究[D]. 魏成坤.山东师范大学 2014
[3]我国社会转型期政府公信力的流失与重塑[D]. 王官喆.山东大学 2013
[4]提高我国政府公信力路径探析[D]. 冯艳泽.首都师范大学 2013
[5]新形势下我国政府公信力研究[D]. 程佳琳.大连理工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77534
【文章来源】:东南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一、本文可能创新之处
二、主要难点及不足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公信力”概念的比较分析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公信”
二、西方文化中的“公信”
三、公信力与政府公信力
第二节 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内涵、社会作用和评价标准
一、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内涵
二、地方政府公信力的社会作用
三、地方政府公信力的评价依据
第三节 地方政府公信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社群主义理论
二、公共选择理论
三、社会治理——善治理论
第四节 互联网时代对政府公信力维护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互联网时代对政府公信力提升带来的机遇
二、互联网时代对政府公信力维系带来的挑战
第三章 地方政府公信力流失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常州“毒地事件”回顾
一、常州“毒地事件”的缘起
二、常州“毒地事件”的经过
三、常州“毒地事件”的结局
第二节 常州“毒地事件”中地方政府公信力流失的表现
一、政府权力公共性的减少
二、政府信用失效
三、政府治理失当
第三节 常州“毒地事件”中地方政府公信力流失的原因
一、地方政府执行力低下
二、地方政府相关制度不完善
三、地方政府不能及时满足民众需求
四、地方政府工作人员工作态度消极
第四章 地方政府公信力流失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地方政府公信力缺失的表现
一、地方政府政策方面的缺失
二、地方政府行为方面的缺失
三、地方政府行为反馈方面的缺失
第二节 地方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理念认知上的落后
二、行政行为中的偏差
三、公民政治参与的低效
第三节 地方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影响
一、对地方经济发展造成阻碍
二、对地方政策的实施造成扭曲
三、动摇政府合法性
四、影响社会的和谐
第五章 新时期政府公信力提升路径与对策
第一节 汲取国外的公信力改革探索经验
一、欧美国家提升政府公信力的主要做法
二、欧美国家提升政府公信力的经验总结
三、国外的经验对于我国改革的启示
第二节 地方政府公信力提升的价值追求与路径选择
一、价值追求:善治
二、路径选择:制度设计
第三节 地方政府公信力提升的策略探讨
一、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实现
二、执政能力的提升
三、监督机制的完善
四、网络舆情的引导
结语
参考文献
中文参考文献
(一)著作
(二)论文
(三)互联网资料
外文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全面二孩”政策对家庭生育意愿影响的现状与对策[J]. 王书月,王晶晶. 全科护理. 2018(30)
[2]用脚投票:权利自救下民工荒的一种解释框架[J]. 李贵成. 理论探讨. 2015(03)
[3]信还是不信:这是个问题——欧美大众传媒公信力研究述评[J]. 郭光华,夏添.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4(03)
[4]论我国媒介公信力的理论阙失[J]. 叶阳. 中国出版. 2014(08)
[5]体制结构与输出:一个关于我国政府公信力问题的分析架构[J]. 李松林. 理论月刊. 2014(04)
[6]政府公信力:内涵、特征及作用[J]. 秦娟. 法制与社会. 2014(06)
[7]新媒体时代政府公信力的决定因素——透明性、回应性抑或公关技巧?[J]. 马得勇,孙梦欣. 公共管理学报. 2014(01)
[8]中国地方政府公信力提升策略研究[J]. 张震霖. 山东纺织经济. 2014(01)
[9]地方政府公信力及其价值意蕴[J]. 韦锋.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13(04)
[10]当代中国政府公信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探析[J]. 杨畅. 中国行政管理. 2013(12)
硕士论文
[1]新媒体时代的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D]. 余飞.南京大学 2015
[2]我国政府公信力的现状与提升途径研究[D]. 魏成坤.山东师范大学 2014
[3]我国社会转型期政府公信力的流失与重塑[D]. 王官喆.山东大学 2013
[4]提高我国政府公信力路径探析[D]. 冯艳泽.首都师范大学 2013
[5]新形势下我国政府公信力研究[D]. 程佳琳.大连理工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775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577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