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生产与治理融合——社会排斥的理论进路及现实关怀
发布时间:2022-01-25 12:32
社会排斥理论起源于西方学界对于贫困问题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与社会排斥有关的一系列议题广泛出现在西方社会政策文献之中。近年来,随着城市空间的转型与重构,社会排斥的研究不再囿于城市贫困这一基本视角,而是出现了城市空间转向,不少学者开始从空间维度探讨社会排斥问题。社会排斥理论脉络的发展经历了集中排斥、深度排斥和多维排斥三个阶段,而社会排斥议题的空间呈现体现了城市治理研究的复杂性与动态性。无论是社会排斥研究的理论脉络还是议题发展,其内在逻辑都是城市空间的变迁,它们共同构成了基于城市空间视角下社会排斥研究的内涵与外延。
【文章来源】:新视野. 202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社会排斥的理论进路:城市贫困、社会关系与空间转向
(一)城市贫困:社会排斥研究的起点
(二)社会关系:社会排斥研究的发展
(三)空间变迁:社会排斥研究的转向
二空间生产:从集中排斥到多维排斥
(一)集中排斥:空间重构中的地理隔离
(二)深度排斥:从地理隔离到经济隔离
(三)多维排斥:空间与权力的相互作用
三空间延伸:社会排斥的议题发展
(一)城市更新中的社会驱逐
(二)城市蔓延中的区域排斥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剥夺
四结论:社会排斥研究的中国关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融入与治理发展——一个移民理论比较的视角[J]. 姚尚建,晏晓娟. 东岳论丛. 2019(05)
[2]当代中国城市移民的居住区位与社会排斥——对上海的实证研究[J]. 沈洁. 城市发展研究. 2016(09)
[3]城市空间生产过程中的社会排斥[J]. 景晓芬,李世平. 城市问题. 2011(10)
[4]城市新移民的社区融入与社会排斥——成都市社区个案研究[J]. 景志铮,郭虹. 西北人口. 2007(02)
[5]社会排斥理论与中国城市住房改革制度[J]. 李斌. 社会科学研究. 2002(03)
本文编号:3608544
【文章来源】:新视野. 202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社会排斥的理论进路:城市贫困、社会关系与空间转向
(一)城市贫困:社会排斥研究的起点
(二)社会关系:社会排斥研究的发展
(三)空间变迁:社会排斥研究的转向
二空间生产:从集中排斥到多维排斥
(一)集中排斥:空间重构中的地理隔离
(二)深度排斥:从地理隔离到经济隔离
(三)多维排斥:空间与权力的相互作用
三空间延伸:社会排斥的议题发展
(一)城市更新中的社会驱逐
(二)城市蔓延中的区域排斥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剥夺
四结论:社会排斥研究的中国关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融入与治理发展——一个移民理论比较的视角[J]. 姚尚建,晏晓娟. 东岳论丛. 2019(05)
[2]当代中国城市移民的居住区位与社会排斥——对上海的实证研究[J]. 沈洁. 城市发展研究. 2016(09)
[3]城市空间生产过程中的社会排斥[J]. 景晓芬,李世平. 城市问题. 2011(10)
[4]城市新移民的社区融入与社会排斥——成都市社区个案研究[J]. 景志铮,郭虹. 西北人口. 2007(02)
[5]社会排斥理论与中国城市住房改革制度[J]. 李斌. 社会科学研究. 2002(03)
本文编号:36085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608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