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型研发机构政策协同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7 06:18
面对新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培育和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成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新型研发机构作为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载体。政策文件中也明确表示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发展要在体制机制上有所创新,在政策上强化引导和保障,将激励与约束并重,协调多方参与。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和运行需要多方主体参与,且各主体间资源相互依赖,如何通过政策协同平衡多主体的利益,整合多方资源,推动政产学研高度合作是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关键。新型研发机构的特征决定了新型研发机构政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而政策对新型研发机构规定的不一致或者政府注意力聚焦不同均难以有效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实现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目标,因此需要对新型研发机构政策协同进行深入研究。本文结合新型研发机构的特征,基于协同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建构了新型研发机构的政策协同分析框架。将新型研发机构政策视为一个系统,运用文献计量法、内容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立足政策主体、政策内容、政策工具等要素对收集到1996-2019年期间的175份上海新型...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图文】:
新型研发机构概念演变资料来源:徐顽强等,2001—2016年国内新型研发机构研究述评与展望,2017研发机构(researchanddevelopment,R&D)即利用知识创造新的知识增量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7当前新型研发机构政策协同存在的问题。(二)论文框架与研究内容在研究中,本文首先通过文献回顾了解当前新型研发机构政策协同相关研究,再结合新型研发机构的特征,基于协同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构建新型研发机构政策协同分析框架。选取上海市新型研发机构相关的政策文本,借助文献计量法对新型研发机构政策体系基本特征进行描述,运用内容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深入挖掘文本所隐含的内容,剖析其在政策颁布主体(部门)、政策内容(注意力)、政策工具等方面的协同情况。基于海市新型研发机构政策协同的现状,结合上海市科委和部分新型研发机构相关负责人的访谈分析政策协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提出增强政策间协同的建议来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本研究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展开,(1)试图了解上海市新型研发机构政策体系的基本情况和特征;(2)试图探究作用于新型研发机构这一组织的政策关注在哪一方面,政策的协同情况如何,如何通过增强政策的协同性更好引导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图1-2论文框架设计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3(一)分析框架建构已有文献对政策协同的研究视角和维度选择比较丰富,学者强调政策系统的整体性和一致性,大多根据研究需要从政策时间、政策层级/效力、政策主体、政策工具/措施、政策主题/关键词、政策目标、政策科学活动类型、政策作用领域等要素中选择进行政策协同分析。新型研发机构作为一个政产学研高度合作的新兴组织,其运行和发展依赖于多方参与主体的资源,关键在于资源互换和合作,而由于不同主体的需求和资源不同,整合多方资源、不同主体间进行合作离不开政策的支持与引导,需要政策体系的协同。基于协同理论,将新型研发机构政策视为一个系统,其协同的关键在于各个政策要素的有效协调、相互促进,使政策目标实现。本文基于新型研发机构定位具有政策导向性、政产学研高度合作、对资源具有依赖性等特征,聚焦新型研发机构相关政策的发展和政策协同性研究,结合协同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建构了新型研发机构的政策协同分析框架,见图2-1。图2-1新型研发机构政策协同分析框架新型研发机构政策协同分析框架中不同政策主体、政策内容及政策工具是分析的核心。为实现不同层级间政府部门的职能,整合多方资源,新型研发机构政策协同需要聚焦多个政策行动者(政府主体/部门)间的协同合作;为促进不同参与主体的合作与协同,避免不同政策内容的冲突,新型研发机构政策协同需要关注政策内容(注意力)的协同;为发挥新型研发机构的创新支撑功能,需要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型研发机构动态管理的组成机制及提升策略研究:政府视角[J]. 郑奕,刘贻新,张光宇.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20(02)
[2]法人身份视角下的新型研发机构创新阻碍及对策研究[J]. 周泽兴,刘贻新,张光宇.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20(01)
[3]新时期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J]. 李仁贵. 市场周刊. 2019(12)
[4]变迁与演化:中国退役军人安置保障政策主题和机构关系网络研究[J]. 刘纪达,王健. 公共管理学报. 2019(04)
[5]专利创造激励政策协同网络演化研究[J]. 唐恒,何锦润,孙莹琳,赫英淇.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9(09)
[6]我国养老服务政策行为者行动特征及其协同治理挑战——基于政策网络视角的文本量化分析[J]. 付舒.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7]新型研发机构人才支撑政策研究[J]. 张玉磊,杨诗炜,郑奕,邓晓峰.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9(04)
[8]科学数据开放政策与个人数据保护政策的政策协同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J]. 王德庄,姜鑫. 情报资料工作. 2019(03)
[9]跨越“死亡谷”:新型研发机构的三维创新[J]. 谭小琴.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9(01)
[10]学校体育政策执行力协同动力机制模型构建及提升路径研究[J]. 戴兴鸿,赵洪波,詹建国.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8(04)
博士论文
[1]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协同治理研究[D]. 李江华.华中科技大学 2019
硕士论文
[1]我国新型研发机构的运行机制研究[D]. 张雨棋.北京化工大学 2018
[2]社会影响力视角下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绩效评估研究[D]. 储宵.华东师范大学 2018
[3]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模式及其机制研究[D]. 张珊珊.华南理工大学 2016
[4]政策工具视角下的上海市人才政策文本量化研究[D]. 杨艳.上海交通大学 2015
[5]新型研发组织的运行与绩效评价研究[D]. 李玲玲.武汉理工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11935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图文】:
新型研发机构概念演变资料来源:徐顽强等,2001—2016年国内新型研发机构研究述评与展望,2017研发机构(researchanddevelopment,R&D)即利用知识创造新的知识增量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7当前新型研发机构政策协同存在的问题。(二)论文框架与研究内容在研究中,本文首先通过文献回顾了解当前新型研发机构政策协同相关研究,再结合新型研发机构的特征,基于协同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构建新型研发机构政策协同分析框架。选取上海市新型研发机构相关的政策文本,借助文献计量法对新型研发机构政策体系基本特征进行描述,运用内容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深入挖掘文本所隐含的内容,剖析其在政策颁布主体(部门)、政策内容(注意力)、政策工具等方面的协同情况。基于海市新型研发机构政策协同的现状,结合上海市科委和部分新型研发机构相关负责人的访谈分析政策协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提出增强政策间协同的建议来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本研究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展开,(1)试图了解上海市新型研发机构政策体系的基本情况和特征;(2)试图探究作用于新型研发机构这一组织的政策关注在哪一方面,政策的协同情况如何,如何通过增强政策的协同性更好引导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图1-2论文框架设计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3(一)分析框架建构已有文献对政策协同的研究视角和维度选择比较丰富,学者强调政策系统的整体性和一致性,大多根据研究需要从政策时间、政策层级/效力、政策主体、政策工具/措施、政策主题/关键词、政策目标、政策科学活动类型、政策作用领域等要素中选择进行政策协同分析。新型研发机构作为一个政产学研高度合作的新兴组织,其运行和发展依赖于多方参与主体的资源,关键在于资源互换和合作,而由于不同主体的需求和资源不同,整合多方资源、不同主体间进行合作离不开政策的支持与引导,需要政策体系的协同。基于协同理论,将新型研发机构政策视为一个系统,其协同的关键在于各个政策要素的有效协调、相互促进,使政策目标实现。本文基于新型研发机构定位具有政策导向性、政产学研高度合作、对资源具有依赖性等特征,聚焦新型研发机构相关政策的发展和政策协同性研究,结合协同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建构了新型研发机构的政策协同分析框架,见图2-1。图2-1新型研发机构政策协同分析框架新型研发机构政策协同分析框架中不同政策主体、政策内容及政策工具是分析的核心。为实现不同层级间政府部门的职能,整合多方资源,新型研发机构政策协同需要聚焦多个政策行动者(政府主体/部门)间的协同合作;为促进不同参与主体的合作与协同,避免不同政策内容的冲突,新型研发机构政策协同需要关注政策内容(注意力)的协同;为发挥新型研发机构的创新支撑功能,需要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型研发机构动态管理的组成机制及提升策略研究:政府视角[J]. 郑奕,刘贻新,张光宇.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20(02)
[2]法人身份视角下的新型研发机构创新阻碍及对策研究[J]. 周泽兴,刘贻新,张光宇.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20(01)
[3]新时期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J]. 李仁贵. 市场周刊. 2019(12)
[4]变迁与演化:中国退役军人安置保障政策主题和机构关系网络研究[J]. 刘纪达,王健. 公共管理学报. 2019(04)
[5]专利创造激励政策协同网络演化研究[J]. 唐恒,何锦润,孙莹琳,赫英淇.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9(09)
[6]我国养老服务政策行为者行动特征及其协同治理挑战——基于政策网络视角的文本量化分析[J]. 付舒.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7]新型研发机构人才支撑政策研究[J]. 张玉磊,杨诗炜,郑奕,邓晓峰.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9(04)
[8]科学数据开放政策与个人数据保护政策的政策协同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J]. 王德庄,姜鑫. 情报资料工作. 2019(03)
[9]跨越“死亡谷”:新型研发机构的三维创新[J]. 谭小琴.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9(01)
[10]学校体育政策执行力协同动力机制模型构建及提升路径研究[J]. 戴兴鸿,赵洪波,詹建国.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8(04)
博士论文
[1]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协同治理研究[D]. 李江华.华中科技大学 2019
硕士论文
[1]我国新型研发机构的运行机制研究[D]. 张雨棋.北京化工大学 2018
[2]社会影响力视角下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绩效评估研究[D]. 储宵.华东师范大学 2018
[3]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模式及其机制研究[D]. 张珊珊.华南理工大学 2016
[4]政策工具视角下的上海市人才政策文本量化研究[D]. 杨艳.上海交通大学 2015
[5]新型研发组织的运行与绩效评价研究[D]. 李玲玲.武汉理工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119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611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