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差序格局及其文化实践

发布时间:2022-10-08 16:08
  以三重差序格局的文化视角来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有助于把握这一概念的历史文化内涵与现实的文化实践。首先,基于"中华民族"的三重差序格局包括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中华民族;全世界华人的中华民族。由此,"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差序格局包括各民族凝聚而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国人民凝聚而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部分的世界华人认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其次,进一步探讨了三重差序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三重差序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三重差序的文化连接和文化超越。贯通中华民族共同体之差序格局的是中华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灵魂和根基。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研究缘起
二、“中华民族”的差序格局
三、三重差序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1.各民族文化凝聚的“民族文化多元一体”
    2.中国人民凝聚的“中国文化多元一体”
    3.世界华人在文化认同上的“中华文化多元一体”
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三重文化认同与文化自觉
    1.各民族文化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
    2.国家层面的中国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
    3.面对世界时对中华文明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
五、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三重文化连接与文化超越
    1.中华各民族文化与世界民族文化的连接和超越
    2.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连接和超越
    3.中华文明(文化)与世界各文明(文化)的连接和超越
六、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形成背景和当代价值[J]. 史金波.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2]“九一八”后“民族复兴”话语下“中华民族意识”的讨论[J]. 郑大华.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7(12)
[3]记忆的多层性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J]. 麻国庆.  民族研究. 2017(06)
[4]从多元走向一体与一体凝聚多元——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论和战略[J]. 徐杰舜,杨军.  思想战线. 2017(02)
[5]本体与意识视角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J]. 严庆.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7(03)
[6]民族国家视阈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J]. 陆海发.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2)
[7]“民族”研究的范式危机——从人类发展视角的思考[J]. 张小军.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1)
[8]从民族自在到民族自觉——近代至抗战时期中华民族的觉醒与国家认同的熔铸[J]. 杨文炯.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4)
[9]论晚年孙中山“中华民族”观的演变及其影响[J]. 郑大华.  民族研究. 2014(02)
[10]文化基因:五论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J]. 徐杰舜.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



本文编号:36880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6880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1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