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洪涝灾害预防与治理 ——以太原市万柏林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2-10-08 19:16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条件持续恶化,加之人类对地球环境破坏带来的恶劣影响,导致世界各地频繁的发生洪涝灾害,而我国区域性强降水事件也在不断增多,城市洪涝灾害更是层出不穷。发生各种洪涝与自然灾害后,会给当地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带来严重的迟滞与倒退,对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严重威胁。就对党和地方政府进行考核而言,其中对洪涝灾害如何进行有效应对属于重要指标,所以,研究对洪涝灾害的预防与治理变得迫在眉睫,希望在理论上能够为地方政府预防与治理洪涝灾害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在实践上发挥出实际的指导作用。目前学术界在研究预防与治理洪涝灾害上,以宏观或城市管理为着眼点的居多,较少以地方政府管理视角展开的。因此,秉承行之有效原则,对地方政府预防与治理洪涝灾害体系进行构建,预防和消除洪涝灾害带来的各种危机,变成了当务之急。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实证研究法、比较研究法,阐释了公共治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整体性治理理论等,对太原市万柏林区在洪涝灾害预防与治理工作中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万柏林区洪涝灾害预防与治理工作存在设计规划不合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待提高、各级防汛组织机构能力不足、非政府组织参与缺乏、...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洪涝灾害中地方政府责任研究
1.3.2 城市防洪能力评价研究
1.3.3 城市防洪标准研究
1.3.4 城市防洪规划研究
1.3.5 城市防洪减灾工程措施研究
1.3.6 城市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研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分析法
1.4.2 实证研究法
1.4.3 比较研究法
1.5 创新点
第2章 城市洪涝灾害预防与治理基本概念及相关基本理论
2.1 城市洪涝灾害预防与治理的基本概念
2.2 城市洪涝灾害预防与治理的特点
2.2.1 城市保护价值大
2.2.2 城市防洪保护区域集中
2.2.3 城市防洪标准较高
2.2.4 城市防洪建设仍需加强
2.3 城市洪涝灾害预防与治理的理论基础
2.3.1 公共治理理论
2.3.2 新公共管理理论
2.3.3 整体性治理理论
第3章 太原市万柏林区洪涝灾害预防与治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太原市万柏林区洪涝灾害预防与治理现状
3.1.1 城市概况
3.1.2 洪涝灾害风险分析
3.1.3 洪涝灾害治理现状
3.2 太原市万柏林区洪涝灾害预防与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3.2.1 设计规划不合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待提高
3.2.2 各级防汛组织机构建设有待完善
3.2.3 非政府组织参与缺乏
3.2.4 洪涝灾害应急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3.2.5 公众危机教育尚须加强
3.2.6 信息网络建设滞后
第4章 国内外城市洪涝灾害预防与治理经验与启示
4.1 国外城市洪涝灾害预防与治理经验与启示
4.1.1 伦敦
4.1.2 纽约
4.1.3 巴黎
4.2 国内城市洪涝灾害预防与治理经验与启示
4.2.1 长沙市
4.2.2 武汉市
第5章 完善城市洪涝灾害预防与治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5.1 合理规划设计,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水平
5.1.1 进行合理的城市规划设计
5.1.2 完善城市排水排涝蓄水系统
5.2 强化各级防汛组织机构建设
5.2.1 加强各级防汛办组织机构能力
5.2.2 提升各级防汛办工作人员能力
5.3 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防灾救灾中的作用
5.3.1 将非政府组织纳入到防灾救灾体系
5.3.2 加强非政府组织自身建设
5.4 提升洪涝灾害应急管理水平
5.4.1 增强应急救援物资与应急抢险队伍保障能力
5.4.2 提高洪涝灾害应急预警能力
5.4.3 强化应急预案制定和管理能力
5.5 加强公众洪涝灾害危机教育
5.5.1 提高公众的防灾能力
5.5.2 加强社区防汛宣传
5.5.3 提高高风险人群的防灾能力
5.6 建立健全洪涝灾害预防与治理信息系统
5.6.1 建立洪涝灾害预防与治理信息网络平台
5.6.2 完善信息收集机制
5.6.3 严格落实信息报送机制
5.6.4 推进信息公开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分析的城市实际防洪能力评价模型[J]. 赵亦叶,唐德善,黄显峰. 人民黄河. 2017(05)
[2]以某小学为例的公建类小区海绵改造工程研究[J]. 李玲. 中国给水排水. 2017(09)
[3]宁波市海绵城市实施方案中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分析[J]. 吴文洪,王思思,李俊奇,忻建刚,张质明,刘畅. 中国给水排水. 2017(06)
[4]市政道路低影响开发设施设计案例分析[J]. 刘建,李四新,陈慧,佘年,吴凌壹. 中国给水排水. 2017(04)
[5]厦门海绵城市建设的冷静思考[J]. 杨一夫. 中国给水排水. 2017(02)
[6]南宁石门森林公园海绵化改造与海绵城市连片建设模式思考[J]. 赵亮,张沛,冯步广,杨涟,秦德全. 中国给水排水. 2017(02)
[7]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城市防洪减灾能力综合评价[J]. 王一新,苑希民. 自然灾害学报. 2016(06)
[8]适应海绵城市建设的规划策略及技术应对[J]. 邢海峰. 城乡建设. 2016(07)
[9]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绿地建设中的应用[J]. 王志红. 山西林业科技. 2016(02)
[10]城市防洪标准与防洪体系探究[J]. 张博威,宗云秀,李华煜,闫晓惠,陈新.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5(35)
本文编号:3688274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洪涝灾害中地方政府责任研究
1.3.2 城市防洪能力评价研究
1.3.3 城市防洪标准研究
1.3.4 城市防洪规划研究
1.3.5 城市防洪减灾工程措施研究
1.3.6 城市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研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分析法
1.4.2 实证研究法
1.4.3 比较研究法
1.5 创新点
第2章 城市洪涝灾害预防与治理基本概念及相关基本理论
2.1 城市洪涝灾害预防与治理的基本概念
2.2 城市洪涝灾害预防与治理的特点
2.2.1 城市保护价值大
2.2.2 城市防洪保护区域集中
2.2.3 城市防洪标准较高
2.2.4 城市防洪建设仍需加强
2.3 城市洪涝灾害预防与治理的理论基础
2.3.1 公共治理理论
2.3.2 新公共管理理论
2.3.3 整体性治理理论
第3章 太原市万柏林区洪涝灾害预防与治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太原市万柏林区洪涝灾害预防与治理现状
3.1.1 城市概况
3.1.2 洪涝灾害风险分析
3.1.3 洪涝灾害治理现状
3.2 太原市万柏林区洪涝灾害预防与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3.2.1 设计规划不合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待提高
3.2.2 各级防汛组织机构建设有待完善
3.2.3 非政府组织参与缺乏
3.2.4 洪涝灾害应急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3.2.5 公众危机教育尚须加强
3.2.6 信息网络建设滞后
第4章 国内外城市洪涝灾害预防与治理经验与启示
4.1 国外城市洪涝灾害预防与治理经验与启示
4.1.1 伦敦
4.1.2 纽约
4.1.3 巴黎
4.2 国内城市洪涝灾害预防与治理经验与启示
4.2.1 长沙市
4.2.2 武汉市
第5章 完善城市洪涝灾害预防与治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5.1 合理规划设计,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水平
5.1.1 进行合理的城市规划设计
5.1.2 完善城市排水排涝蓄水系统
5.2 强化各级防汛组织机构建设
5.2.1 加强各级防汛办组织机构能力
5.2.2 提升各级防汛办工作人员能力
5.3 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防灾救灾中的作用
5.3.1 将非政府组织纳入到防灾救灾体系
5.3.2 加强非政府组织自身建设
5.4 提升洪涝灾害应急管理水平
5.4.1 增强应急救援物资与应急抢险队伍保障能力
5.4.2 提高洪涝灾害应急预警能力
5.4.3 强化应急预案制定和管理能力
5.5 加强公众洪涝灾害危机教育
5.5.1 提高公众的防灾能力
5.5.2 加强社区防汛宣传
5.5.3 提高高风险人群的防灾能力
5.6 建立健全洪涝灾害预防与治理信息系统
5.6.1 建立洪涝灾害预防与治理信息网络平台
5.6.2 完善信息收集机制
5.6.3 严格落实信息报送机制
5.6.4 推进信息公开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分析的城市实际防洪能力评价模型[J]. 赵亦叶,唐德善,黄显峰. 人民黄河. 2017(05)
[2]以某小学为例的公建类小区海绵改造工程研究[J]. 李玲. 中国给水排水. 2017(09)
[3]宁波市海绵城市实施方案中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分析[J]. 吴文洪,王思思,李俊奇,忻建刚,张质明,刘畅. 中国给水排水. 2017(06)
[4]市政道路低影响开发设施设计案例分析[J]. 刘建,李四新,陈慧,佘年,吴凌壹. 中国给水排水. 2017(04)
[5]厦门海绵城市建设的冷静思考[J]. 杨一夫. 中国给水排水. 2017(02)
[6]南宁石门森林公园海绵化改造与海绵城市连片建设模式思考[J]. 赵亮,张沛,冯步广,杨涟,秦德全. 中国给水排水. 2017(02)
[7]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城市防洪减灾能力综合评价[J]. 王一新,苑希民. 自然灾害学报. 2016(06)
[8]适应海绵城市建设的规划策略及技术应对[J]. 邢海峰. 城乡建设. 2016(07)
[9]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绿地建设中的应用[J]. 王志红. 山西林业科技. 2016(02)
[10]城市防洪标准与防洪体系探究[J]. 张博威,宗云秀,李华煜,闫晓惠,陈新.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5(35)
本文编号:36882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688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