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视角下郑州市宜居性评价及障碍因子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18 19:27
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如何建设宜居城市越来越受到重视。城市宜居性是目前城市发展研究的一大热点,也是居民和政府关注的一大焦点。郑州市作为八大古都之一、国家中心城市,在中部地区及全国范围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目前城市建设存在公共设施不完善、人文环境质量不高等问题,因此宜居环境欠佳,城市吸引力不足。为了提高城市竞争力、为居民营造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加快郑州市宜居建设十分紧迫重要。本文首先梳理了宜居性有关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进展,对目前国内外已有研究进行总结和评述,其次利用问卷调查和POI数据,根据指标构建原则和郑州市实际情况,以需求为视角构建郑州市宜居评价指标体系,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对郑州市各行政区和各街道进行宜居性评价,并分析其空间布局特征,然后进行障碍因子诊断,分析制约郑州市宜居建设的主要障碍因素,最后对郑州市宜居建设提出基于规划建设和现状问题的优化思路与对策。研究初步得出的结论:(1)郑州市宜居性整体来说不高,达不到一般水平。其中文化与创新层级和环境开放层级是制约郑州宜居城市建设的软肋。(2)高新区在生存保障层级、社会安全层级宜居性明显高于其他七区,管城区和二七区在环境开放层级、社...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技术路线
2 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2.1 理论基础
2.1.1 人居环境理论
2.1.2 需求层次理论
2.1.3 区位理论
2.2 宜居城市理论研究进展
2.2.1 国外研究进展
2.2.2 国内研究进展
2.2.3 研究评述与启示
3 宜居性指标体系构建
3.1 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内涵
3.2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3.3 郑州市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
3.4 权重确定
4 郑州宜居性综合评价
4.1 郑州市概况
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4.2.1 数据来源
4.2.2 数据处理与权重计算
4.3 郑州市宜居性整体状况
4.3.1 各区宜居性现状差异对比
4.3.2 各层级得分变化
4.4 基于需求层次的宜居性空间分异特征
4.4.1 生存保障度
4.4.2 社会安全性
4.4.3 环境开放性
4.4.4 社会包容性
4.4.5 文化与创新
4.5 郑州市宜居性空间集聚特征
4.5.1 空间自相关分析法
4.5.2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4.5.3 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
5 郑州市宜居障碍因子诊断
5.1 障碍度模型
5.2 主要障碍因素分析
6 郑州市宜居性优化对策
6.1 基于规划建设的优化思路
6.1.1 尊重城市发展自然规律
6.1.2 提高公共设施服务质量
6.1.3 塑造城市文化名片
6.2 基于现状问题的优化对策
6.2.1 注重环境开放性,突破宜居建设瓶颈
6.2.2 破除障碍因素,对症下药
6.2.3 加强惠济区宜居建设
7 结语
7.1 论文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郑州市宜居性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北地区可持续生计安全时空分异格局及障碍因子诊断[J]. 周宏浩,陈晓红. 地理科学. 2018(11)
[2]京津冀地区城市宜居性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10—2016年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崔凤琪,唐海萍,张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5)
[3]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城市宜居性评价模型[J]. 韦棋钧,田金箫. 居舍. 2018(03)
[4]基于熵权法对城市宜居性的分析[J]. 杨学强,王奇,王瑞芳,王玲. 科技经济导刊. 2017(35)
[5]苏州市生态宜居度调查评价与提升对策——基于居民满意度视角[J]. 黎宏宝,徐国泉. 生态经济. 2016(12)
[6]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重构[J]. 赵世强,刘辰星. 价值工程. 2016(21)
[7]村镇宜居性评价模型的构建研究和实证分析——以黑龙江省绥化市上集镇为例[J]. 马齐如,李莹,程金. 经济师. 2016(05)
[8]宜居城市建设的核心框架[J]. 张文忠. 地理研究. 2016(02)
[9]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多维解读[J]. 胡家祥. 哲学研究. 2015(08)
[10]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北京市居民宜居满意度影响机理[J]. 湛东升,张文忠,余建辉,孟斌,党云晓. 地理科学进展. 2015(08)
本文编号:3692911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技术路线
2 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2.1 理论基础
2.1.1 人居环境理论
2.1.2 需求层次理论
2.1.3 区位理论
2.2 宜居城市理论研究进展
2.2.1 国外研究进展
2.2.2 国内研究进展
2.2.3 研究评述与启示
3 宜居性指标体系构建
3.1 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内涵
3.2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3.3 郑州市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
3.4 权重确定
4 郑州宜居性综合评价
4.1 郑州市概况
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4.2.1 数据来源
4.2.2 数据处理与权重计算
4.3 郑州市宜居性整体状况
4.3.1 各区宜居性现状差异对比
4.3.2 各层级得分变化
4.4 基于需求层次的宜居性空间分异特征
4.4.1 生存保障度
4.4.2 社会安全性
4.4.3 环境开放性
4.4.4 社会包容性
4.4.5 文化与创新
4.5 郑州市宜居性空间集聚特征
4.5.1 空间自相关分析法
4.5.2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4.5.3 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
5 郑州市宜居障碍因子诊断
5.1 障碍度模型
5.2 主要障碍因素分析
6 郑州市宜居性优化对策
6.1 基于规划建设的优化思路
6.1.1 尊重城市发展自然规律
6.1.2 提高公共设施服务质量
6.1.3 塑造城市文化名片
6.2 基于现状问题的优化对策
6.2.1 注重环境开放性,突破宜居建设瓶颈
6.2.2 破除障碍因素,对症下药
6.2.3 加强惠济区宜居建设
7 结语
7.1 论文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郑州市宜居性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北地区可持续生计安全时空分异格局及障碍因子诊断[J]. 周宏浩,陈晓红. 地理科学. 2018(11)
[2]京津冀地区城市宜居性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10—2016年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崔凤琪,唐海萍,张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5)
[3]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城市宜居性评价模型[J]. 韦棋钧,田金箫. 居舍. 2018(03)
[4]基于熵权法对城市宜居性的分析[J]. 杨学强,王奇,王瑞芳,王玲. 科技经济导刊. 2017(35)
[5]苏州市生态宜居度调查评价与提升对策——基于居民满意度视角[J]. 黎宏宝,徐国泉. 生态经济. 2016(12)
[6]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重构[J]. 赵世强,刘辰星. 价值工程. 2016(21)
[7]村镇宜居性评价模型的构建研究和实证分析——以黑龙江省绥化市上集镇为例[J]. 马齐如,李莹,程金. 经济师. 2016(05)
[8]宜居城市建设的核心框架[J]. 张文忠. 地理研究. 2016(02)
[9]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多维解读[J]. 胡家祥. 哲学研究. 2015(08)
[10]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北京市居民宜居满意度影响机理[J]. 湛东升,张文忠,余建辉,孟斌,党云晓. 地理科学进展. 2015(08)
本文编号:36929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692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