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提升农村贫困残障者的生活机遇了吗?——残障污名与街头官僚、救助政策的交互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4-04-01 21:00
【问题】污名是残障反贫困政策效果不彰的重要解释因素,它与政策递送体系关系错综复杂。在我国残障污名是如何与街头官僚、单向度的救助政策交互影响农村残障者摆脱贫困的权利禀赋,从而影响生活机遇提升和贫困消除的?【方法】运用个案研究法,通过入户调查和深入访谈获得质性数据,呈现D省农村残障反贫困政策的执行过程;运用扎根法探讨农村残障者脱贫权利禀赋的构成要素。【发现】首先,残障的政策污名潜移默化影响了贫困残障者的福利资格、申请体验和实质获益,街头官僚落实且强化了政策污名,而单向度的反贫困政策无助于消弭残障的政策污名,难以提升贫困残障者的生活机遇。其次,自我决定权、话语权和行动力构成了残障者摆脱实质贫困、提升生活机遇的权利禀赋;而污名,消极回应、单向度的反贫困政策安排与街头官僚的政策执行行为未能有效提升农村残障者脱贫的权利禀赋。最后,社会救助制度参与了对"残疾"现象的污名建构,政策污名强化了残障者不正常、无能和懒惰等社会标签效应,进一步加剧了他们对家人和街头官僚的依附。【贡献】论文基于交叉性理论指出残障污名与反贫困政策、街头官僚的政策行动的交互作用机制,提出了一个基于家庭权利结构的残障个体脱贫的权利禀...
【文章页数】:20 页
【文章目录】:
【政策之窗】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二、文献回顾
(一)残障与贫困
(二)残障污名与反贫困
(三)残障反贫困政策与街头官僚
(四)权利视角与弱势族群污名研究的交叉性理论框架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三)案例和政策背景
四、研究发现
(一)残障、政策污名与救助资格
1.残疾证、政策污名与福利资格的丧失
2.政策污名与消极的社会救助申请意愿
(二)街头官僚自由裁量权、政策污名与福利递送偏差
1.街头官僚对“残疾”的想象,政策污名与贫困残障者的救助机会不平等
2.街头官僚、政策污名与救助品分配的随意性
3.残障污名与缺乏规范的自由裁量权
(三)单向度反贫困、政策污名与政策效应偏差
1.缺乏服务视角的反贫困
2.缺乏家庭整合救助视角、市场化导向的反贫困政策
3.残障污名、救助-就业割裂的政策设计与生活机遇缺失
(四)权利禀赋、反贫困政策与实质脱贫
1.农村残障者实质脱贫的权利禀赋集合
2.权利禀赋与反贫困政策的实质脱贫效果
(五)生活机遇提升与实质脱贫
1.形式脱贫与实质受益的不对等
2.残障污名、政策过程与社会救助实质获益偏差
3.生活机遇缺失与实质脱贫难
五、研究结论与讨论
本文编号:3945303
【文章页数】:20 页
【文章目录】:
【政策之窗】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二、文献回顾
(一)残障与贫困
(二)残障污名与反贫困
(三)残障反贫困政策与街头官僚
(四)权利视角与弱势族群污名研究的交叉性理论框架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三)案例和政策背景
四、研究发现
(一)残障、政策污名与救助资格
1.残疾证、政策污名与福利资格的丧失
2.政策污名与消极的社会救助申请意愿
(二)街头官僚自由裁量权、政策污名与福利递送偏差
1.街头官僚对“残疾”的想象,政策污名与贫困残障者的救助机会不平等
2.街头官僚、政策污名与救助品分配的随意性
3.残障污名与缺乏规范的自由裁量权
(三)单向度反贫困、政策污名与政策效应偏差
1.缺乏服务视角的反贫困
2.缺乏家庭整合救助视角、市场化导向的反贫困政策
3.残障污名、救助-就业割裂的政策设计与生活机遇缺失
(四)权利禀赋、反贫困政策与实质脱贫
1.农村残障者实质脱贫的权利禀赋集合
2.权利禀赋与反贫困政策的实质脱贫效果
(五)生活机遇提升与实质脱贫
1.形式脱贫与实质受益的不对等
2.残障污名、政策过程与社会救助实质获益偏差
3.生活机遇缺失与实质脱贫难
五、研究结论与讨论
本文编号:39453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945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