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伊金霍洛旗农牧区公共服务供给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6 10:04

  本文关键词:伊金霍洛旗农牧区公共服务供给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农牧区 公共服务 供给 现代化 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


【摘要】: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背景下,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在公共服务供给领域,当下亟需破解城乡公共服务发展不均等问题,补齐农村公共服务短板,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供给侧改革和现代化进程。本文以公共产品、公共治理等理论为指导,通过对伊金霍洛旗农牧区公共服务领域六大方面(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产业发展、扶贫济困、干部队伍、管理机制)的现状研究,梳理了伊金霍洛旗农牧区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现代化的六大制约因素,具体分为发展理念与实际偏差、供给主体单一且协作不畅、决策机制不够科学、干部队伍战斗力不强、资金保障困难、信息传达反馈机制不够精准高效等六个方面。文章参考国内外关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经验做法,借鉴美国农村公共服务各主体有效供给、德国多元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英国自下而上政策制定和中心村建设策略,以及浙江省温州市农村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江苏省启东市农村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福建省莆田市协同型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等经验做法,为改善和提升伊金霍洛旗农牧区公共服务供给提出六个方面16条对策建议,强调以发展理念和战略规划引领农牧区公共服务供给改革,推进农牧区公共产品多元化协同供给,建立以服务对象需求为导向的决策机制,加强公共服务供给干部队伍建设,构建合理的公共服务资金保障机制,推广运用电子政务技术和全过程绩效考核评估管理机制。为推进伊金霍洛旗农牧区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及农牧区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现代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牧区 公共服务 供给 现代化 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30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4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9-10
  • 1. 研究背景9-10
  • 2. 研究意义10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10-12
  • 1. 国外研究综述10-11
  • 2. 国内研究综述11-12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12-13
  • 1. 研究思路12
  • 2. 研究方法12-13
  • (四) 创新点与不足13-14
  • 1.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13
  • 2. 论文的不足13-14
  • 一、农牧区公共服务供给相关概念及理论阐述14-17
  • (一) 重要概念阐释14-15
  • 1. 公共服务14
  • 2. 农村公共服务14-15
  • (二) 相关理论阐释15-17
  • 1. 公共产品理论15
  • 2. 公共治理理论15
  • 3. 公共产品供给理论15-17
  • 二、伊金霍洛旗农牧区公共服务供给现状及主要制约因素17-32
  • (一) 伊金霍洛旗农牧区公共服务基本情况及成效17-25
  • 1. 基础设施18-19
  • 2. 社会事业19-20
  • 3. 产业服务20-22
  • 4. 扶贫济困22-23
  • 5. 干部队伍23-25
  • 6. 管理机制25
  • (二) 伊金霍洛旗农牧区公共服务供给的主要制约因素25-32
  • 1. 五大发展理念尚未深入公共服务改革实际25-26
  • 2. 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单一且部门间协作不畅26-27
  • 3. 农牧区公共服务决策对群众需求分析不足27-28
  • 4. 农牧区公共服务供给干部队伍战斗力不强28-29
  • 5. 农牧区公共服务供给资金保障存在困难29-30
  • 6. 政策信息传导和落实反馈机制不够高效30-32
  • 三、国内外相关经验借鉴32-35
  • (一) 国外相关经验32-33
  • 1. 美国乡村公共服务各主体有效供给32
  • 2. 德国乡村多元化的公共产品供给32-33
  • 3. 英国自下而上政策制定和中心村建设策略33
  • (二) 国内相关经验33-35
  • 1. 浙江省温州市农村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33
  • 2. 江苏省启东市农村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经验33-34
  • 3.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168”协同型农村公共服务模式34-35
  • 四、改善与提升伊金霍洛旗农牧区公共服务供给的对策35-40
  • (一) 强化对农牧区公共服务供给改革的规划引领35
  • (二) 推进农牧区公共产品多元化高效协同供给35-36
  • (三) 建立以服务对象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服务供给决策机制36-37
  • (四) 加强公共服务供给干部队伍建设37
  • (五) 构建合理的公共服务供给资金保障机制37-38
  • (六) 运用电子政务技术和全过程绩效考核评估管理体制38-40
  • 结语40-41
  • 参考文献41-44
  • 致谢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荣华;论政府公共服务机制创新[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2 常永梅;;建设服务型政府 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10期

3 谢建森;;均衡公共服务的原则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4年05期

4 张杰;;实现公共服务创新必须大力推进公民参与[J];党政干部学刊;2009年08期

5 李佳;;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公平问题的理论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2年23期

6 周萍;;探析政府购买行业协会服务的运行机制[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2期

7 王勇;;准确把握服务型政府的内涵[J];社科纵横;2011年03期

8 李培霞;;农村公共服务现状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年12期

9 龙朝双;田芳;;公共服务:政府职能演变及政府改革方向[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10 艾伦·罗森伯姆,孙迎春;公共服务中的政府、企业与社会三方合作[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太钧;;对加强农村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思考[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郝国庆;;加快农村城镇型公共服务体制构建和创新[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生民;路锋辉;;体育公共服务融资多元论[A];第二十三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13年

4 王宏伟;;试论服务型政府的构建[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5 刘国军;;完善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保障[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史策;郑恒峰;;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公共服务面临的挑战与回应[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梅继霞;;公共服务民营化:公共服务职能提供方式的变革[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苗;鄂尔多斯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郑素晓;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风险及其防范[D];苏州大学;2015年

3 刘高飞;济南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建设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高爽;北京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与管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5 周s,

本文编号:9228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9228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2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