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票市场资产增长效应存在性的实证分析
本文关键词:中国股票市场资产增长效应存在性的实证分析 出处:《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资产增长效应 总资产增长率 净经营资产增长率
【摘要】:资产增长效应的存在对市场有效性理论提出了挑战,近年来该异象受到金融学界的关注。然而截至目前,关于我国股票市场资产增长效应的研究却很少,而且得出的结论也存在很大差异,鉴于此,选取总资产增长率等5个具有代表性的资产增长度量指标,以1994-2012年沪、深交易所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分组方法、时间序列回归方法以及法马-麦克白斯(Fama-MacBeth)横截面回归的方法,分析了我国股票市场中资产增长和未来股票收益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资产增长与股票收益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而且在控制了规模、账市比效应后,资产增长与股票收益之间负相关关系仍然显著存在,这表明我国股票市场存在显著的资产增长效应。
[Abstract]:The existence of asset growth effect has challenged the theory of market efficiency. In recent years, this phenomenon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the financial circles. However, up to now, there is little research on the effect of asset growth in China's stock market. And the conclusion is also very different, in view of this, select the total asset growth rate and other five representative indicators of asset growth, with 1994-2012 Shanghai. Shenzhen Stock Exchange non-financial listed companies as a sample, using grouping method, time series regression method and Fama-MacBeth cross-section regression metho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sset growth and future stock returns in China's stock marke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asset growth and stock returns. The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asset growth and stock returns is still significant,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asset growth effect in China's stock market.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分类号】:F224;F832.51
【正文快照】: 20世纪70年代法马(Fama)提出了有效市场假说,该理论认为如果市场中股票的价格能充分反映所获得的全部信息,股价能够根据得到的信息完全、迅速地调整到位,那么市场就是有效的。在有效的市场中,股票不存在错误定价,投资者不可能找到任何一种好的方法来获取超额收益。依据这一理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丹;;股票市场发展对资本积累的增长效应研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1年03期
2 李海鹏;张俊飚;朱信凯;;我国蔬菜出口的增长效应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02期
3 张耿;;经济波动福利成本研究——从技术的推进到思想的拓展[J];当代经济科学;2009年06期
4 袁加军;段景辉;;基于非均衡增长模型的经济效应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05期
5 黄新建;王勇;;财政支农对江西农业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6 姚永兴;袁春旺;张杰;;农业保险与农村居民收入关系的实证研究——以吉林省为例[J];河北金融;2011年08期
7 赵春雨;孙赵勇;;发展低碳经济重在经济结构调整[J];经济导刊;2010年11期
8 于忠江;;公路交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上)——针对增长效应与吸附效应的经验分析[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钟若愚;;外贸发展转型背景下深圳进口贸易的增长效应分析[J];珠江经济;2008年05期
10 宋艳飞;陈波;;国防人力资本对国防工业企业产出贡献度的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刘正良;;产品结构、贸易方式与出口贸易的增长效应——基于江苏案例的计量检验[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夏华丽;叶锦树;;电网投资影响因素与增长效应[A];电网工程造价管理优秀论文[C];2011年
3 金戈;史晋川;;多种类型的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一个分析框架[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干春晖;郑若谷;;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演进与生产率增长研究——对中国1978~2007年“结构红利假说”的检验[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5 王铮;滕丽;蔡砥;;资源约束下两区域经济溢出的模拟[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余东华;王青;;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效率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基于1998-2007年省域面板数据的DEA分析[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7 徐蔚;;美国金融风暴及我国应对之策[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8 周吉梅;关楠;;非平衡路径下的经济增长差异——基于资本形成效率的实证研究[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二)[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超;让北京发展一目了然[N];科技日报;2005年
2 张超;2008,北京发展更精明[N];科技日报;2005年
3 李小彤;经济全球化惠及普通劳动者[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4 程永康 陈建平;樟树中小企业生机勃发催生就业倍增效应[N];宜春日报;2009年
5 薛维君;保增长也是“硬道理”[N];河北日报;2008年
6 洪其华;2007:你的“口袋”翻番了吗?[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刘惠;江苏:发展良驹驰过铁本阴影[N];中国经济导报;2004年
8 巴曙松;1000万套保障房的推进进程与宏观影响[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9 高洪方 朱文祥;市场长盛不衰 物流如虎添翼[N];中国工商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苏靖 通讯员 余彩龙 王建超;大项目带动效应渐显[N];浙江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巴文;外国直接投资和国际援助的有效性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孙笑丹;国际农产品贸易的动态结构与增长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3 于忠江;公路建设对劳动生产率与人均收入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魏下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人力资本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陈亮亮;我国不同地区产业间资源分配不均衡有关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6 陈云;居民收入分布及其变迁的统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7 刘红;金融集聚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8 王文剑;财政分权、地方政府行为与地区经济增长[D];河南大学;2008年
9 杨梦泓;知识产权保护、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D];浙江大学;2011年
10 王宇;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分析[D];辽宁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晓莉;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增长效应[D];山东大学;2010年
2 邓倩;基于CHNS的中国农村贫困动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3 赵璐;FDI对泛珠三角服务业增长效应的研究[D];海南大学;2012年
4 王亮;中国股票市场异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5 孙滨齐;我国服务业区域发展非均衡性及经济传导效应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刘宏毅;区域差异下地方政府支出结构的增长效应实证分析[D];复旦大学;2009年
7 易文斐;中国金融自由化改革的增长效应[D];复旦大学;2008年
8 吴寿平;广西工业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夏一丹;公共支出规模与结构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动态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10 随洪光;不同市场结构下国际技术扩散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296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1429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