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业板市场抑价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5 07:52
【摘要】: 新股发行抑价是各国股票市场的一个普遍现象。新股发行抑价程度不仅反映了股票市场的资本资产定价效率,而且体现了股票市场融资功能发挥的好坏。抑价通常也能给新股发行市场各主体带来一定的利益,然而其过高的抑价也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和不良后果。IPO的高抑价不仅使一级、二级市场低风险与高收益的不匹配,发展不均衡;而且降低了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我国创业板市场于2009年10月23日在深交所正式开板,其定位于成长性创业企业的宗旨无疑寄托着政府、企业、投资者美好的愿望。创业板的推出旨在为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为我国风险投资提供一条便捷的退出渠道,创业板市场的建设对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和优化资本市场功能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创业板刚刚设立,鲜有文献对创业板市场抑价情况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鉴于此,本文结合创业板市场的特点,对创业板市场首次公开发行抑价情况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投资者、上市公司及监管部门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本文首先对IPO抑价问题的国内外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其次对创业板市场的内涵和抑价相关理论进行阐述,着重对我国创业板市场进行了制度介绍,并将我国创业板市场与主板市场及纳斯达克市场进行了对比分析;再次,在IPO抑价主要理论的基础上,以自我国创业板市场开板以来至2010年6月30日之前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我国创业板市场的IPO总体抑价程度、分批上市的抑价情况以及分行业抑价水平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我国创业板市场抑价程度偏高,新兴行业较传统行业的抑价程度更是严重;本文选取了可能对我国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程度产生影响的14个因素,并进行了单因素回归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认为中签率、换手率及发行至上市时间间隔是影响我国创业板市场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他因素虽有一定影响,但并不显著;最后,针对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本文的总体结论是:我国创业板市场的IPO抑价程度较高,信息不对称及投资者的不理性行为引发了我国创业板市场的IPO抑价;根据研究结果,文章提出了坚持IPO发行的市场化改革方向,加强信息披露、完善创业板制度建设和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的政策建议。
【图文】:
高于成熟股票市场一般水平(巧%),相比而言,抑价程度(2)创业板开启之后,,首批上市的28家上市公司股票的抑价率高达远高于后几批上市的股票,本文另以图表更直观地表示如下: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832.51
【图文】:
高于成熟股票市场一般水平(巧%),相比而言,抑价程度(2)创业板开启之后,,首批上市的28家上市公司股票的抑价率高达远高于后几批上市的股票,本文另以图表更直观地表示如下: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832.51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金栋;中国创业板IPO抑价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2 李晓戎;创业板市场IPO首日超额收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3 张一航;中国IPO抑价实证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2年
4 李维权;创业投资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和经营业绩影响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郑旭;“艺术品股票”投资的可行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6 周t
本文编号:25996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599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