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我国开放式基金牛市投资风格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30 08:28
【摘要】: 近年来,种类繁多的证券投资基金,尤其是开放式基金在我国发展极为迅速,在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呈现出的风格也日渐多样化。投资风格是判断各只开放式基金运行的重要特征,也是评价基金业绩的重要指标。然而,实际运作中,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时间较短,透明度及成熟度还十分有限,开放式基金投资中各基金的投资风格容易变化,难以形成独特的风格。因此,研究我国开放式基金的投资风格,既有利于满足不同投资者对收益—风险组合的多元化需求,也能起到稳定资本市场的作用,还能促进基金公司间的竞争和基金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首先介绍了开放式基金的定义及特征分析,引入现代投资组合理论、板块特征学说和行为金融理论作为开放式基金投资风格形成的理论基础,然后分析了我国开放式基金的运行机制对投资风格形成产生的影响。 其次,通过对基于投资组合和基于收益的两种主要投资风格分析方法进行介绍和分析比较,构建本文对开放式基金投资风格的分析体系。 再次,运用定性、定量和比较分析等一系列方法,分别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在牛市期间从开放式基金的收益分配、持股结构和Sharpe风格回归三方面对所选取的样本基金的实际投资风格进行相关的实证研究,综合评定出他们的实际投资风格。结果发现,大部分开放式基金的投资风格发生转变。 最后,从开放式基金缺乏流动性风险的控制经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市场优质投资品种不足和基金经理人投资行为的相互模仿这四个方面研究了深层次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本文从开放式基金公司和政府监管层面两个角度,提出了开放式基金寻求投资风格差异化的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832.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境;中国开放式基金投资风格趋同化的因子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5年05期

2 曲文俏;;我国开放式基金投资风格分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宋威;;风格漂移与基金绩效[J];商业研究;2009年06期

4 郭文伟;宋光辉;许林;柴曼昕;;中国开放式基金风格择时能力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年08期

5 白开旭;;中国开放式基金风格轮换能力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0年06期

6 许林;宋光辉;;基于分形维的基金投资风格识别及漂移量化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年04期

7 董铁牛;杨乃定;邵予工;;中国开放式基金投资风格分析[J];管理评论;2008年07期

8 邓晓卫;田亚慧;;基于岭回归的中国开放式基金投资风格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年03期

9 顾华平;;我国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的投资风格分析[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8年04期

10 黄莺;;我国开放式基金投资风格识别的实证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晓颖;林非园;张新武;刘凤祥;;第十四章 开放式基金评价及问题[A];新世纪社会经济变革与理性思考——WTO游戏规则对行为导向价值观念的渗透与影响[C];2002年

2 朱晓颖;林非园;张新武;刘凤祥;;第十五章 开放式基金运作对策[A];新世纪社会经济变革与理性思考——WTO游戏规则对行为导向价值观念的渗透与影响[C];2002年

3 宋光辉;郭文伟;;基于DEA的中国开放式基金运营效率的实证分析[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Ⅰ)[C];2008年

4 朱晓颖;林非园;张新武;刘凤祥;;第十二章 开放式基金运作理论[A];新世纪社会经济变革与理性思考——WTO游戏规则对行为导向价值观念的渗透与影响[C];2002年

5 魏小波;吴润衡;;对我国股票型开放式基金收益率波动性的一点浅析[A];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进展——2010(13)卷[C];2010年

6 刘志伟;雷秋惠;王未卿;刘鹤;;关于开放式基金的思考[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7 肖继辉;彭文平;;我国基金行业存在锦标赛效应吗?——来自开放式基金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樊鸿雁;;论开放式基金的风险及法律防范[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9 赵秀娟;汪寿阳;;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运行效率实证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李晓梅;刘志新;;基于同群效应的基金经理投资决策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平平;开放式基金空前火爆 投资组合多变受宠[N];财经时报;2004年

2 武汉新兰德 余凯;高位调仓 投资风格发生大转变[N];证券日报;2006年

3 陈达希;坦然迎接开放式基金[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4 杨学聪;“封转开”基金更金贵?[N];北京日报;2007年

5 南京日报记者  于世卿;开放基金掀起新一轮发行高潮[N];南京日报;2006年

6 中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吴锋;开放式基金营销模式面临十大转变(一)[N];证券时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陶盈舟 邓赞赞;小基金:离清盘还有多远[N];华夏时报;2007年

8 渤海证券 郭鹏;增持偏股类开放式基金加大封闭基金投资比例[N];中国证券报;2006年

9 龙飞;三季度基金涨跌如坐云霄飞车 投资者追逐热门可能两头受气[N];中国经营报;2006年

10 ;长期投资≠简单持有[N];中国证券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文伟;开放式基金投资风格漂移及风格资产轮换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喻国平;我国开放式股票型基金投资风格识别及漂移风险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徐占东;开放式基金业绩评价和投资风格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4 许林;基于分形市场理论的基金投资风格漂移及其风险测度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王品;开放式基金费用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孙思;中国股票型开放式基金流动性价值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7 刘聪;基金投资风格、基金业绩与基金经理个人特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8 李文;金融体系中的开放式基金[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盛军锋;开放式基金的协调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10 董入芳;开放式基金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机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琦;我国开放式基金投资风格变化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2 雷文龙;开放式基金风格变异对资金流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3 金碧英;基于风险的开放式基金投资风格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施秀玲;我国开放式基金投资风格趋同化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5 陈琪;开放式基金登记结算系统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6 何望;论我国开放式基金的制度环境[D];浙江大学;2001年

7 王晋;我国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8 张立芳;我国开放式基金绩效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9 易望霞;我国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孔宪平;我国开放式基金投资者择时能力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073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6073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c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