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史

发布时间:2020-03-30 12:17
【摘要】: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资本市场的结构在不断完善与深化。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债券市场,特别是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一直处于滞后状态。企业债券市场是改革开放初期最先发展的市场,由于种种原因其发展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企业债券市场发展之初有着良好的开端,规模不断扩大,品种也贴近企业需求,但由于无规可循,对企业债券的理解也不到位,这一融资工具的缺陷被不断放大,以致阻碍了整个市场的发展。当时我国经济处于转轨初期,政府出台的政策仍然存在较为明显的计划色彩,如企业债券的审批、发行规模、利率的制定标准等等都以行政手段进行规定和干预,使得企业债券工具的融资功能难以有效发挥。同时,国家在资本市场结构的设计规划中选择了优先发展股票市场的思路,使得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未能得到充分重视。 随着新一轮金融改革大潮的进行,企业债券市场重新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人们认识到,企业债券市场发展可以完善资本市场的结构,防范金融风险。建立规范而有效的企业债券市场,一方面有助于我国企业改善资本结构,强化企业硬预算约束,提升企业竞争力;另一方面有利于降低银行信贷风险,完善金融体系,优化投资者的投资组合,使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企业债券作为一种成熟的融资方式所具有的种种优势及其面临的有利发展机遇,使企业债券市场面临着新一轮的重启。 论文尝试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历史分期,共分为三个阶段,并对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历史阶段特征进行了总结。第一阶段是萌芽发育阶段(1984-1992),第二阶段是整顿规范阶段(1993-1998),第三阶段是规范发展阶段(1999-至今)。刻画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历史发展轨迹,展现出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由不成熟向成熟、由计划向市场化逐步发展的曲折成长过程。 作者运用纵向、横向的历史比较分析方法,以及对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供给需求分析,挖掘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的原因。其中最为重要的制约因素是制度层面上的约束,即以政府政策导向型为主,行政干预过强导致的。政府的行政干预,贯穿整个企业债券的运作过程。从企业债券的发行主体、投资主体、发行额度、发行方式、发行价格、融资用途等各方面的过度干预,导致企业债券这一融资工具的功能发生缺失,企业选择企业债券作为直接融资工具的积极性大大降低。研究表明,完善的企业债券市场应该是债券品种多样化的市场,不同的债券品种既可以满足不同类型企业融资需求、也可以满足不同投资者需求,而实际上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行主体单一、发行行业过于集中、投资主体不够广泛,这些都严重制约了企业债券在种类及功能上的创新速度,使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难以扩大、企业债券市场的交易难以活跃。尽管我国企业债券制度的改革创新一直在不断推进,但是制度改革创新的速度跟不上市场的发展要求,因此制度因素仍然是我国企业债券市场滞后发展的重要原因。 论文还就参与企业债券市场中介机构的历史演变及其作用进行分析。随着我国中介机构规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证券经营机构、信用评级机构、会计、律师事务所等机构专业性及科学性的逐步提高,这些都将对企业债券种类及其市场体系架构的不断完善成熟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总体来说,监管部门的合作是企业债券良性发展的必要保证;有关企业债券的制度和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创新是加快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根本条件;企业日益增加的债务融资需求是推动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内在动力。随着我国金融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中介机构的不断规范,在越来越优化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支持下,企业债券的重要性将被认同,企业债券种类及其体系架构也将不断完善成熟。随着企业债券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债券市场运行管理也将不断走向规范,提升其在资本市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832.51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骥飞;;政府投融资平台通过企业债券融资的优缺点[J];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29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建国;我国中小型高新民营企业融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薄玉新;通辽市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075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6075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3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