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波动模型的VaR方法及其在中国金融市场中的实证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832.5;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泽福;;证券投资组合风险管理的波动状态转移分析[J];价值工程;2009年09期
2 文凤华;杨晓光;马超群;巢剑雄;兰秋军;;基于风险价值的投资决策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3 陈磊;任若恩;张金宝;;基于GARCH模型的风险价值蒙特卡罗模拟[J];系统工程;2006年07期
4 龙应贵;;Delta-normal风险价值计算法的理论探析[J];市场论坛;2007年06期
5 马超群,李红权;VaR方法及其在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2000年02期
6 王楚,吴恒煜;金融市场风险测量的风险价值方法及其应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1年S1期
7 李锐,张咏,贾亚惠,赵岩;关于投融资风险价值抵减法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1年06期
8 张喜玉;金融风险管理的风险价值(VAR)方法[J];企业经济;2003年02期
9 许宁宁,李小毛,王同江;RAROC基于VAR的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J];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王伟;;风险价值在证券投资基金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山东纺织经济;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清贵;;谈谈长期投资决策风险价值的量化问题[A];四川省通信学会一九九五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2 李军;张兆响;;VaR在营销风险评价中的应用[A];第六届中国青年运筹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李军;张云起;;VaR在营销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A];第三届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恺明;潘和平;周文炯;;敲出累计期权的风险价值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于红香;刘小茂;;SV-M模型下VaR和ES估计的极值方法[A];2003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6 田益祥;肖璨;;基于GARCH风险价值的GMDH估计[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一)[C];2006年
7 曹中;陶爱元;沈学桢;;中外股指收益VAR和ES的对比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8 陈国栋;;用VaR度量固定收益债券的市场风险[A];第10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庄新田;黄小原;;企业投融资组合管理的模糊模型与优化[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10 林萍萍;刘树安;王庆;;基于极大极小风险收益因子的资产组合模型[A];2009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3)[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杨雪冬;呼唤责任共担的风险价值[N];南方日报;2011年
2 王定红;股指期货合约乘数设计要考虑风险价值[N];期货日报;2007年
3 孙茂竹 李飞扬;风险价值的计算与组合风险的衡量[N];中国财经报;2002年
4 九鼎德盛 肖玉航;权证 量能机会与风险价值[N];证券日报;2006年
5 邹昱;CPI数据出台后择机建仓[N];金融时报;2008年
6 陆文磊 屈庆;明年收益率会是怎样一条曲线[N];上海证券报;2006年
7 中金公司 徐小庆;7年期:基准国债中的基准[N];上海证券报;2007年
8 ;银行间债市 运行平稳[N];证券日报;2005年
9 中诚期货 黄付生;股指期货仿真交易的实证分析[N];期货日报;2007年
10 储进;VaR方法在国内期货市场的应用研究[N];期货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选华;金融风险价值量化分析的模型与实证[D];重庆大学;2011年
2 彭江平;基于风险价值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研究与系统开发[D];中南大学;2001年
3 魏方;干散货远洋运价市场波动风险评估[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4 李道叶;非线性框架下中国股票市场价格收益率特征分析[D];暨南大学;2007年
5 陈志斌;对冲基金流动性风险的计量与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6 葛勇;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资产配置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自然;人民币汇率波动及外汇风险度量的实证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8 胡小平;La-ES与最优变现策略模型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9 方立兵;引入高阶矩的资产定价、波动率建模与风险测量[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崔滨洲;流动性与资本双重约束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优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宁洪阳;可转换债券的风险价值与极值理论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苗刚;浅析风险的度量和计算[D];新疆大学;2005年
3 李琳;基于极值理论的风险价值(VaR)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4 王姣姣;我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9年
5 王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外汇产品创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媛媛;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7 周青;VaR方法应用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8 魏强;我国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投资和融资分析[D];天津大学;2006年
9 王静;融入风险因素的上市公司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7年
10 张亚兰;商业银行风险限额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500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650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