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早已为经济、金融学家所关注。但是,九十年代后,受到新增长理论的推动,这一研究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最近三十年内世界各国股票市场的迅猛发展,使得经济学家越来越关注股票市场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因而研究股票市场的功能及其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就显得尤其必要。 但股票市场本身又存在着多方面的性质,这包括股票市场的规模、流动性与波动性及其与世界股票市场的整合性等。因此,研究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必须从一个具体的方面开始着手,但现有的文献并没有进一步细分专门研究,而只是从多个方面笼统地探讨。本文则抓住股票市场流动性这个最重要的方面,研究了股市流动性影响经济增长的机理,同时对于中国股票市场流动性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计量实证研究,并在这两点的基础上,探讨了提高我国股票市场流动性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选择。 第一章“问题的提出”主要是简单地分析了世界股票市场的巨大发展,尤其是中国股票市场在近十年的发展更显得突出,从而据此提出了股票市场尤其是股市流动性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这主要集中在股市流动性的效应。从研究的范畴来说,流动性作为股票市场最重要的性质之一,它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又是属于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最新发展。 第二章“经济增长与股市流动性的功能”主要揭示了经济增长的内涵与外延及其理论模型,同时也阐明了股市流动性的含义、衡量与影响因素,最后落实到股市流动性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的简要分析。从概念上说,经济增长是指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而且在本文中主要是指长期经济增长;从其内在联系来看,经济增长理论经历了资本决定论、技术进步论、人力资本论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历程。另一方面,我们在对与股市流动性有关的各种表述进行概述的基础上,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界定了它在本文之中的具体含义。 WP=3 然后,我们从市场宽度、市场深度、市场弹性和市场即时性四个方面提出了股市流动性的衡量指标;同时,我们指出了股市流动性的五个主要的影响因素:交易机制、市场结构、交易成本、市场透明度和市场参与者行为。最后,我们参照有关文献,从金融体系专业化分工的角度出发,将股市流动性的功能概括为:增加储蓄和资本积累与优化资源配置两个大方面,而后者又主要包括了风险管理、信息获取和公司治理三个小方面。 第三章“股市流动性影响经济增长的机理”在总结前人有关研究的基础上,,从储蓄和资本积累与资源配置两个渠道具体分析了股市流动性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在第一种渠道中,股市流动性的提高意味着储蓄动员成本的降低,从而增加了资本积累。我们在简述索洛模型缺陷的基础上,根据帕加诺模型中影响经济增长的几个因素,认为股市流动性的提高增强了金融竞争从而将有利于总储蓄率s的提高,并且交易成本的降低减少了资源漏损,因而有利于储蓄投资转化率φ的提高,而且单位时间内收益率的提高使得折旧额相对减少从而降低了资本折旧率δ,由此促进了储蓄增加和资本积累。 在第二种渠道中,股市流动性的提高主要通过影响经济主体的信息获取、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等途径,推动企业家创新和技术创新,从而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最终的经济增长。股市流动性的提高降低了获取单位信息的成本,减轻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使得信息更为平滑地进入证券价格,促进信息的获取。股市流动性的提高分散和减少了投资者的流动性风险和特异性风险,使得企业家能更容易获取创新资本和关于创新的充分信息,从而促进技术创新和企业家创新。股市流动性的提高还有利于大股东方便地通过股价机制和接管机制影响激励约束,促进企业业绩和经理人责任等信息的检验和识别,从而将他们更好地将企业和股东的利益统一和协调起来;另一方面,股市流动性的增强降低了单位股权交易成本从而便利了收购兼并和分散接管者所承担的风险,股市流动性的提高还增加了敌意接管的可能性,增强了公司内部治理的外部条件和对经理人的约束。 WP=4 第四章“股市流动性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回顾了国内外关于股市流动性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并在结合国外最新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中国股市流动性的有关指标进行了改进,同时考虑到各种指标之间潜在的非线性关系,应用协整的方法对近五年中国股市流动性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得出了如下结论:股市流动性的两个指标(交易率和换手率)与居民储蓄率仍然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投资效率衡量的资源配置都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两种影响的相互权衡决定了它们对总体经济增长的最终作用,交易率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而换手率则具有阻碍作用。 我们认为,得出这种实证结论的原因在于,股市流动性的提高从而交易成本的降低除了减少金融体系媒介资本形成过程中所吸收的资源之外,更主要的还是方便了长期资本的短期持有。在股市收益率持续高涨的情况下,这必然增加股市所吸收的资金量,形成对银行部门强烈的利益竞争,从而大大推动了银行部门和股市等其它金融机构的发展。另一方面,中国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F83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伟力;谭凇;;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影响与化解措施[J];科学决策;2007年09期
2 朱茵;;“两会”对流动性的两个错判[J];股市动态分析;2010年11期
3 杨英杰;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桂海论丛;2004年02期
4 李镜池;万文宇;;蝴蝶效应 楼市调整造就股市机会[J];证券导刊;2010年06期
5 吴岚岚;吴志文;;股市规模、股市流动性与货币流通速度[J];消费导刊;2007年04期
6 杜海涛;中国股市流动性风险测度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02年11期
7 周明磊;股市流动性风险研究——以浙江板块为例[J];今日科技;2003年10期
8 尹宇明;罗云;;中国股市、银行与宏观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9 张志鹏;杨朝军;仲伟周;;中国股市流动性的体制转变及政策效应分析[J];系统管理学报;2008年05期
10 王丽;冯绍辉;;创业板推出对主板流动性影响的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11年1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国泰君安证券总裁助理 李迅雷;及时出台政策改善股市流动性[N];上海证券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张曙东;股市流动性“短多长空”[N];中国证券报;2009年
3 包兴安;从场内和场外资金看股市流动性[N];证券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罗晶;2011股市流动性面临哪些变化[N];中国财经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黄炎;外储微降不冲击股市流动性[N];深圳商报;2008年
6 阎岳;信贷乘数效应面临释放 股市流动性充裕有保障[N];证券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游敏常;基金:准备金率上调无碍股市流动性[N];证券日报;2010年
8 阿琪;A股市场“独秀”的特征会更明显[N];上海证券报;2009年
9 上证联 沈钧;短线整固不改市场趋势[N];上海证券报;2009年
10 国元证券 上海证券 山西证券 光大证券 长城证券 渤海证券 东北证券 东海证券 浙商证券 银河证券 国信证券 中金公司 德邦证券 东方证券 招商证券 兴业证券 长江证券 宏源证券 国盛证券 湘财证券;经济数据反弹 乐观中仍需保持谨慎[N];上海证券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蔡笑;融资融券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宝林;股市流动性与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2 刘谡谡;央行货币政策公告对股市流动性的影响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3 王洪亮;我国机构投资者与股市流动性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王海妮;中国股市流动性与收益率的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5 麦元勋;基于资产换手率的我国股市流动性与预期收益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6 许萍萍;我国股市流动性与收益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文艳军;融资融券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8 关允;我国银行、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刘昭亮;股票市场、信贷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10 孙天舒;融资融券对上海股市波动性和流动性的影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
26986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698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