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及其在不良资产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9 12:26
【摘要】: 我国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成立后,如何能实现“千方百计最大化回收、千方百计降低处置成本”,如何能采取多元化手段有效处置不良资产,是当今这四家资产管理公司面临的切实难题。资产证券化在国外许多国家都曾被用作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都在进行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但都尚未成功推出。本论文采用历史、统计、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背景谈起,先描述了我国不良资产的现状和处置进展,指出了目前不良资产处置存在的手段单一、技术含量低从而处置进展较慢、且效率不高等问题,然后在阐述资产证券化的相关理论与实务的基础上,结合国外不良资产普遍应用资产证券化的成功经验、以及国内研究的最新动态,力图总结出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一般规律性内容。并指出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基础条件已具备,进一步金融创新,对部分不良资产证券化是可行的。结合我国已成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不良资产结构,设计出了资产管理公司实施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方案。在方案的设计中,侧重于拟证券化的不良资产转移定价,运用模型和案例的方式阐述几种定价方式,另外的重点还包括我国现状下不良资产证券化中关于特别目的公司成立的问题研究及其他难点和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F830.9
【图文】:
图4一2中国企业债券融资和股票融资比较omPareFinaneingChineseEnterprise一BondwithFinancingSeeurity证券化业务拓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理不良资产的路子券化融资,先期获得资金来源,实现的发行收入现金流司的再贷款压力,从而一定意义上释放了中央银行和中良资产流动,分散了风险,将其手中的长期贷款转换为,有利于进行流动性管理。不良资产的处理速度,提高了不良资产的处置效率,增对不良资产处理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良资产证券一揽子处置,而不是单独地逐项处置,毫无疑问,这极产转换成众多投资者手中的债券,分散和转移了金融风业务所具有的公开化和透明度特性,将使金融资产管理良资产处理过程中一般常规操作所隐含的道德风险。
流动性风险以及其它市场风险较大,作为原始持有者便具有出售这些资产予以证券化以提高其流动性、规避风险的内在动力。就我国金融资产结构115】(见图4一3)而言,主要由金融机构持有,又以银行为最大。1997年底,我国金融资产总额为210519亿元,其中银行金融资产为169676亿元,占81%,非银行金融资产为27614亿元,占13%。口口银行金融资产产...非银行金融资产产图4一3我国1997年金融资产结构图Fig.4一3StrutureofFinaneialAssetinOwneountry1997包括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内的全部金融机构的资产类型主要是贷款、有价证券及投资、金银占款、外汇占款、财政借款以及国际金融机构资产。1998年底,以上各类型所占份额Ile]分别为78%、7%、0.01%、12%、1.4%、0.4%
本文编号:2720789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F830.9
【图文】:
图4一2中国企业债券融资和股票融资比较omPareFinaneingChineseEnterprise一BondwithFinancingSeeurity证券化业务拓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理不良资产的路子券化融资,先期获得资金来源,实现的发行收入现金流司的再贷款压力,从而一定意义上释放了中央银行和中良资产流动,分散了风险,将其手中的长期贷款转换为,有利于进行流动性管理。不良资产的处理速度,提高了不良资产的处置效率,增对不良资产处理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良资产证券一揽子处置,而不是单独地逐项处置,毫无疑问,这极产转换成众多投资者手中的债券,分散和转移了金融风业务所具有的公开化和透明度特性,将使金融资产管理良资产处理过程中一般常规操作所隐含的道德风险。
流动性风险以及其它市场风险较大,作为原始持有者便具有出售这些资产予以证券化以提高其流动性、规避风险的内在动力。就我国金融资产结构115】(见图4一3)而言,主要由金融机构持有,又以银行为最大。1997年底,我国金融资产总额为210519亿元,其中银行金融资产为169676亿元,占81%,非银行金融资产为27614亿元,占13%。口口银行金融资产产...非银行金融资产产图4一3我国1997年金融资产结构图Fig.4一3StrutureofFinaneialAssetinOwneountry1997包括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内的全部金融机构的资产类型主要是贷款、有价证券及投资、金银占款、外汇占款、财政借款以及国际金融机构资产。1998年底,以上各类型所占份额Ile]分别为78%、7%、0.01%、12%、1.4%、0.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训苏;债转股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1999年11期
2 宗良;新资本协议出台与我国银行业对策[J];国际金融研究;1999年08期
3 张大荣;启动“RTC”:日本加速解决银行不良债权[J];国际金融研究;1999年08期
4 张青松,罗颖;从《新的资本充足比率框架》看国际银行业监管的发展方向[J];国际金融研究;1999年09期
5 俞达;从美国70—90年代的金融动荡中得到的经验及教训[J];国际金融研究;1999年03期
6 田丸周;日本处理不良债权的框架[J];国际金融研究;1999年03期
7 李薇,陈虹;日本处理不良债权的新举措──评日本金融重建委员会的“三月战役”[J];国际金融研究;1999年03期
8 丁源;韩国政府重组银行体系的实践[J];国际金融研究;1999年03期
9 金晓,徐师范;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基本运作框架[J];国际金融研究;1999年04期
10 王雪冰;中国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三个目标、三重风险和三条措施[J];国际金融研究;1999年06期
本文编号:27207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72078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