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证券市场盈余管理会计监管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1 22:00
【摘要】: 证券市场会计监管对于保护投资者利益,保证市场公平、有效和透明,降低系统风险,对于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就我国证券市场而言,盈余管理是会计监管的主要内容,而会计准则是会计监管的主要手段。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契约动机和反政府监管动机及其所表现的特征,就最有可能用于盈余管理的会计选择、会计估计和会计职业判断及其组合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了一系列的重要结论,并据此为改进我国证券市场会计监管,特别是改进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本文首先追根溯源,从大量的文献中厘清了会计监管理论的缘起和发展脉络,指出应以基于产权理论和政治活动的经济理论的会计监管理论,作为指导证券市场会计监管的理论基础。然后,从我国正在运行的会计监管体系出发,界定了其目标、主体、客体和手段,指出了其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会计监管体系的特点。进而,运用基于产权理论和政治活动的经济理论的会计监管理论,对我国进行盈余管理的上市公司的契约动机和反政府监管动机及其所表现的特征作出了理论分析,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修正了分红计划假设、负债权益比率假设和规模假设。 在此基础上,本文抽取了实施新会计准则体系之前2005年我国上市公司样本,通过建立有序分组的线性趋势检验模型研究证实,以0.05为显著水平,我国上市公司存货收发频繁程度与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简化程度之间,并不显著存在一般认为应有的线性关系,排除了发出存货计价方法选择这一混杂因素的影响;进而,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证实,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也并不显著受政治和契约成本的影响;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证实,上市公司对非流动资产减值的会计职业判断,与其主营业务收入的规模和负债权益比率的高低之间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与是否公布股权激励计划和公司成立时间之间的关系没有统计学意义。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一方面通过会计选择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非常有限,而如果我国上市公司必须进行盈余管理,其数额都将是巨大的,另一方面,对会计选择的变更已有一套比较严密的监管措施,所以,上市公司不太可能通过会计选择进行盈余管理;但是,通过会计估计、会计职业判断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巨大,难以监管,所以上市公司在必要时完全可能通过会计估计和会计职业判断进行盈余管理,甚至大肆操纵利润。不过这一结论最终是否成立,尚待对其他会计选择、会计估计和会计职业判断进行进一步的检验。 因此,应加强理论研究,制定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国际规范的会计准则,特别是要深入研究相关的交易和事项的实务背景,制定更加严密的条款,对会计估计和会计职业判断进行规范,使我国的会计准则建设始终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与时俱进、趋同等效,以加强政府对证券市场的监管,维护社会公众和企业自身的利益,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231.6;F832.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分析[J];煤;2011年06期

2 李良敏;;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及策略分析[J];商业时代;2011年21期

3 张馨艺;;论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的运用[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4期

4 谭宗琼;;盈余管理可以避免吗?[J];商业会计;2011年23期

5 蒋卓君;周大伟;;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J];时代金融;2011年18期

6 董红亮;;浅析我国上市公司中的盈余管理问题[J];中国证券期货;2011年07期

7 贾茜;张艳;;资产减值准则在上市公司应用的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1年24期

8 曹露露;;上市公司高层管理者变更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J];时代金融;2011年21期

9 胡志颖;卜云霞;刘应文;;业绩预告修正信息质量的实证研究——基于上市公司2007~2009年业绩预告修正的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10 庄平;李延喜;;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风险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J];技术经济;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克勤;;公司内部治理与盈余管理问题研究——2002年度中国A股商业企业数据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2 谢海洋;王秀芬;;1999、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盈余管理对比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3 朱静芬;;我国上市公司舞弊的审计对策[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戴华江;闫虹;;会计政策变更对我国上市公司影响的实证分析——以沪市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为例[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5 潘玲;王德武;;辽宁省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实证研究[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6 贺宏;李培;;我国上市公司IPO前盈余管理及其长期市场表现的实证分析[A];第七届全国财务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廖雪洁;刘汉民;;垄断国企高管薪酬现状分析——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8 叶华;;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及时性研究——基于我国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刘瑞武;余漱峰;;基于因特网的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A];第九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上)[C];2010年

10 黄少安;钟卫东;;股权融资成本软约束假说与股权融资偏好——对中国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进一步解释[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曲云

本文编号:27373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7373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a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