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管理层股权设置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关系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6 10:05
【摘要】: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推进,一段时间以来,对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实施持股激励机制的议论不绝于耳。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导致委托人为了解决代理问题,必须有一套激励约束机制控制代理人朝着委托人福利最大化的方向行进。管理层股权设置作为长期激励机制的一种,意在降低代理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增加企业价值。 本文定义管理层为在公司年度报告摘要中披露的董事、监事与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经营绩效包括会计利润指标(ROE)和企业价值指标(Tobin’s Q)。在这种定义下,文章对管理层股权设置和公司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从委托—代理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激励理论及其假说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为实证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我国上市公司2004年年度报告披露了管理层持股、公司规模、每股收益、无形资产及成长性等有关信息,文章选取了215家沪市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非线性相关分析的方法来检验管理层股权设置(MSR)和公司经营绩效(ROE, Tobin’s Q)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两者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并分别得出了会计利润指标ROE和公司价值指标Tobin’s Q关于管理层持股比例MSR的函数形式。同时系数矩阵的正负统计说明,国外学者提出的“利益趋同效应”和“掘壕自守效应”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同样存在。另外,论文还发现,公司的经营业绩与高管人员的持股比例存在区间效应。管理层持股在(0, 27.58%)之间时,公司绩效随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增加而上升;管理层持股处于(27.58%, 88.09%)这一区间时,公司绩效随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增加而下降;管理层持股超过88.09%时,公司绩效再次随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增加而上升。实证结果在否定税盾假设、企业成长假设、资产性质相关性假设的同时,肯定规模相关假设。 文章最后根据研究的结果,从完善管理层股权发挥作用的外部环境、改进现有薪酬结构设置、增加目前高管持股数量和重新进行资源配置四个角度对完善管理层股权设置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之间关系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这对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效率和效果,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276.6;F832.51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磊;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结构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434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7434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b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