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可转债在中国的发展、定价及投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30 14:06
   本文从可转债的概念入手,对可转债在中国的发展和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现在市场的缺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市场规模过小,市场规模的不大,机构投资者匮乏,交投不够活跃,缺乏做空机制,可转换债券的套利策略难以实现等。 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培育和构建中国自己的可转换债券市场体系。 首先为中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发展定位,应使使可转换债券市场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和有益补充;为中国股票市场的运行提供一种"稳定机制;增加金融产品,促进机构投资者的大发展;为国有资本顺利退出铺就新的通道等。其次,构建中国的可转换债券市场体系。包括产品体系,供方体系,需方体系,中介体系等。最后,进一步完善中国可转换债券市场体系。 然后,通过可转换债券的经济特性与发行动机研究和可转换债券与公司治理结构关系的分析,对目前上市公司在可转债融资上的误区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 之后,在转债的定价上用布莱克-司科尔斯模型对民生专债进行了分析,结论表明布莱克-司科尔斯模型的适用性。最后在市场实证上,利用统计数据分析得出转债品种的波动规律,并以此形成的建议。
【学位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3
【中图分类】:F832.5
【文章目录】:
提要
绪论
一、 可转债基本概念
    一)、 转债的一些特征
    二)、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基本要素
    三)、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种类
二、 中国转债发展回顾与现状
    一)、 中国可转换债券市场发展回顾
    二)、 中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的现状
    三)、 中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的缺陷
    四)、 中国可转换债券市场体系的构建
三、 可转换债券融资的一般经济分析
    一)、 证券市场中的可转换债券融资:国际视角的考察
    二)、 可转换债券的经济特性与发行动机研究
    三)、 可转换债券与公司治理结构
    四)、 当前中国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融资的机遇与误区
四、 可转换债券理论分析
    一)、 转债基本价格特征
    二)、 转债的定价理论-Black-Scholes模型
    三)、 应用Black-Scholes模型定价中国的转债
五、 可转换债券投资实证研究
    一)、 市场上升趋势中:
    二)、 市场下降趋势中:
    三)、 总体评价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白雯萱;我国可转换债券定价实证分析及套利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309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8309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a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