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可分离交易可转债融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4 23:00
一、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可分离交易可转债(Warrant Bonds)是我国资本市场全新的再融资产品。2006年5月7日,《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首次将分离交易可转债列为上市公司再融资品种。可分离交易可转债进入了人们的视线。截至目前,我国已有四支分离交易可转债发行上市,还有三家公司处于拟发行状态。从配股到增发再到可转债的发行,人们一直没有停止对我国上市公司恶意融资,“圈钱”,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质疑。2005年政府进行了历史性的决策,股权分置改革大幕徐徐拉开。从开始股改试点到现在不足两年,我们还难以评判股改中具体方案的优劣,但股改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是深刻的。可分离交易可转债也是在这样的影响中应运而生的。 新的市场环境,新的融资产品,市场主体们会对之做怎样的决策?笔者对此充满好奇。这种好奇心驱使我对可分离交易可转债进行进一步的分析。通过较为深入的分析,作者发现我国当前发行的可分离交易可转债在产品特性上等同于国外成熟市场已运行多年的附认股权证公司债,英文简写为WBs。尽管WBs和一般可转债都是股权和债券结合的融资产品,但WBs在产品设计上和一般可转债(CBs)有着很大的不同,从而导致了二者在融资偏向上有所不同,WBs更倾向与债权融资,而CBs则更多为股权性质的融资,这一点在我国是非常重要的。长期以来,上市公司恶意股权融资偏好为大家所诟病,WBs的发行,发行方和投资方的理性选择是否从一个方面验证我国资本市场已有了质的改变,这有待于文章的进一步研究。 尽管,可转债在我国已有几年的成长时间,但可分离交易可转债因其区别于一般可转债的产品特性,使人们感到相对的陌生。在对比介绍了可分离交易可转债的自身特点后,分别分析利用WBs融资的市场约束,市场主体决策,并在决策结果的基础上探究其可能风险,对于我们深入认识WBs这已新的融资工具,认识对应新的再融资市场,认识市场主体的决策行为,探究可能完善的选择,都是很有意义的。 本文研究的主要思路:本文试图研究的对象为我国可分离交易可转债(WBs),首先我们应该了解可分离交易可转债的产生和国外已有市场的发展情况。在回顾了过去后,我们把目光放到眼前,去分析可分离交易可转债的产品特征,分析它与一般的可转债有何不同,以及如何去计算其价值。产品的特性是我们进一步分析市场,市场中利益主体决策行为的基础。在文章考察了利用WBs进行再融资的市场约束,发行方和投资方的决策因素和实际市场均衡产出后,我们可以把眼光转向WBs的市场运行中去,关注WBs的市场风险以及思考基于风险分析的进一步完善的可能选择。 二、主要内容 文章除了绪论,主体内容共分五章。 绪论用于介绍研究意图,文章框架和主要贡献与不足之处第一章为可分离交易可转债(WBs)的发展背景回顾。主要包括可分离交易可转债的由来,国外发展回顾和相关理论研究文献综述。在国外发展回顾中,以市场发展的先后顺序,主要回顾了美国、日本和欧洲市场的发展历程。文献综述则首先介绍融资行为的经典理论,其后是国外和国内对WBs已有的研究,争取做到看到巨人们的肩膀。 第二章可分离交易可转债的产品构成要素分析。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可分离交易可转债条款的比较分析,通过和一般可转债的比较,指出WBs更倾向于债券性质的融资,这与我国已发行的可转债有很大的不同。二是价值构成分析,介绍WBs的主要价值构成和主要的定价方法。 第三章可分离交易可转债(WBs)融资市场主体决策行为分析。本章主体为三部分内容,最后是一个简单小结,为下一章的引出做铺垫。WBs再融资市场的主体包括两个方面:融资方和投资方。在具体分析二者之前,本章首先对当前的市场环境,融资的监管约束进行了回顾和比较。在此之后,分别分析发行方的决策考虑因素、投资者的决策考虑因素,和二者的利益均衡产出,即发行条款的最终确定。 第四章可分离交易可转债利益均衡产出的市场风险分析。一个很自然的逻辑思路,在我们对可分离交易可转债市场进行了整体的分析,有了市场真实的决策结果之后,我们将进一步去分析这一结果。从WBs产品特征出发,文章从权证和债券两个方面进行风险研究,每个方面又包含了两个层面:对上一章提出的疑虑的深入讨论和敏感性分析。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文章对WBs市场的完善选择进行必要的讨论。 第五章为结论。作为结论,本章重点回顾了本文的主体内容,笔者通过分析提出的观点与结论,研究的不足,以及进一步研究建议。 三、主要观点及贡献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可分离交易可转债(WBs)的融资行为。研究内容主要包括WBs的产生,产品特征,融资决策选择和决策结果的风险分析,完善探讨等。文章的主要观点及贡献如下: 1.可分离交易可转债作为一全新的金融产品在我国推出不足半年,国内鲜有专门的WBs研究。本文对我国可分离交易可转债融资行为进行较为全面研究的早期尝试。 2.通过对可分离交易可转债和一般可转债的比较分析,指出可转债在我国当前市场已成为变相股权融资工具,而可分离交易可转债侧重债券融资。公司发行WBs的主要目的是低成本的进行债券融资,而认股权证便是降低融资利率成本的“甜品”。 3.对发行方和投资方的决策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当前我国WBs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权证市场的火爆,而权证市场的风险势必将加大WBs的内在风险。 4.进行个案分析的同时又采用敏感性分析,对我国已发行四支WBs进行价值和价格两个角度计算,分认股权证和公司债两部分进行风险研究,并对二者相互关系,风险影响进行探讨,提出WBs的稳定发展要基于权证市场行为的进一步理性和规范。 文章研究的不足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也有多方面: 1.政府在可分离交易可转债的融资行为中发挥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对于这种政府引导行为的内在目的,能否达到初始目标,缺乏更进一步的研究。 2.对于如何更好地防范可分离交易可转债的风险,完善WBs市场等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学位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F832.51;F224
【部分图文】:
权衡那诊图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41314
【学位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F832.51;F224
【部分图文】:
权衡那诊图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江志流;;论上市银行发行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J];福建金融;2008年05期
2 吴敬;;可分离转换债券价值评估及风险分析[J];华北金融;2008年06期
3 郝以雪;;“有实力”的上市公司可分离债券融资分析[J];中国西部科技;2008年3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梦洁;我国分离交易可转债实际价格与理论价值比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2 袁军;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法律问题探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413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84131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