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动量收益的来源分析
发布时间:2020-10-22 23:18
自Jegadeesh and Titman发现零成本的动量交易策略在美国股市中能够获得显著的中期收益以来,理论界已有大量的研究文献表明,证券市场存在着动量效应,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两种改进的资产组合投资策略:反向策略(contrarian strategies)和动量策略(momentum strategies)。不仅如此,国外对动量收益来源之争也是愈演愈烈。而在我国,虽然已有不少研究发现中国股市存在显著的异常收益,但从检验的方法上来说,这些研究一般是以De Bondtand Thaler(1985)的方法为基础,而使用该方法所构建的组合不能将异常收益按个股权重分解,从而无法对结果进行更深入的考察,因此也就无法从横截面和时间序列两个角度对异常收益的来源进行分析。 本文用加权相对强势策略(weighted relative strength strategy,WRSS)构建投资组合,将异常收益用Conrad and Kaul(1998)的恒等式分解为两个成分:一个是股票收益率在时间序列上的可预测性;另一个是个股票收益率在横截面上的差异,重点研究动量收益的来源及各自的贡献程度。首先我们按照WRSS方法将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之间的深沪两市大盘、高价、低换手率的所有股票分为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并按权重构建套利组合,以检验异常收益的来源;然后为了避免重叠期间法所造成的样本序列自相关与异方差现象,用按照Newey-West(1987)的方法调整的p统计量进行修正,以此来检验收益率的显著性。通过月数据和周数据的实证检验,我们发现虽然我国股市存在较高的时间序列可预测成分,但是我国股市同时存在更大的横截面风险,这种风险首先抵消了时间序列可预测性所带来的收益之后又进一步使得动量策略的总收益为正,使得我国股市整体上显现出动量特征。最后我们对这种动量收益的异象进行了成因分析,发现这种动量收益主要来源于投资者的反应不足和我国宏观经济对“政策市”的影响所产生的股市波动。 本文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这一部分主要对国内外动量理论的研究作了一下介绍,并说明了国内外动量理论的发展情况。然后从股市有效性和运行效率以及投资者的理性投资行为方面阐述了本论文写作的主要目的和意义。 第二部分,动量收益的分解。这一部分对本文数据所使用的投资策略和恒等式模型进行了描述。 第三部分,主要是检验模型分解结果之前的准备工作。这一部分对数据选取进行了说明并阐述了分析方法。 第四部分是利用Conrad and Kaul恒等式对投资组合的动量收益进行了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 最后,文章分析了动量收益形成的原因,着重阐述了本文与国内外动量研究的创新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投资建议。
【学位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F832.51;F22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动量收益的分解
2.1 投资策略的构建
2.2 动量收益的恒等式模型分解
第3章 数据说明和分析方法
3.1 数据说明
3.2 分析方法
第4章 检验结果
第5章 结论
5.1 成因分析
5.2 投资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52214
【学位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F832.51;F22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动量收益的分解
2.1 投资策略的构建
2.2 动量收益的恒等式模型分解
第3章 数据说明和分析方法
3.1 数据说明
3.2 分析方法
第4章 检验结果
第5章 结论
5.1 成因分析
5.2 投资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杰;中国股市动量效应及动量利润分解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2 王之飞;中国中小板市场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522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85221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