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票市场价格行为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8 05:41
股票价格行为方面的研究是金融经济学的基础性研究,对中国股票市场的价格行为及其形成机制进行研究,对于改进交易规则、提高监管质量、完善市场制度以及投资者制定交易策略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论文从市场的微观结构出发,结合行为金融学以及系统论的理论与分析方法,同时运用统计分析、事件研究、数学建模等方法研究了中国股票市场的价格行为及其形成机制。 首先,在提出主动订单和被动订单概念的基础上,揭示了股票价格形成的机制,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股票价格形成过程的数学模型。论文通过分析中国股票市场的交易机制、交易过程、交易定价机制和订单匹配原则,定义了主动订单和被动订单,揭示了股票的价格形成机制,指出在股票交易过程中,只有主动订单才能驱动股价波动,被动订单不能驱动股价波动。主动订单包括主动买盘和主动卖盘,被动订单包括被动买盘和被动卖盘。主动买盘驱使股价上涨,主动卖盘驱使股价下跌。在此基础之上,论文构建了股票价格形成过程的数学模型。对模型进行分析,发现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股票价格行为的部分特征。 其次,运用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和行为金融学理论以及系统论的方法,揭示了股票价格对外部冲击的非线性反应规律。论文从市场微观结构出发,通过分析投资者结构和不同类型投资者的行为特征,剖析了股票特殊的供求变化规律,揭示了在外部冲击的作用下股票价格波动的非线性特征,并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沪深股票市场的波动均具有反持续性,上证综合指数和深证成份股指数日收益、三日收益和周收益率构成的时间序列均为反持续性的时间序列;深证成份股指数和上证综合指数均存在非周期循环,深证成份股指数非周期循环(即长期记忆)的平均长度约为120个交易日,上证综合指数非周期循环(即长期记忆)的平均长度约为80个交易日;上证综合指数日收益、三日收益和周收益率现在与未来的相关度分别为-7.1%、-11.1%和-20.8%,深证成份股指数日收益、三日收益和周收益率现在与未来的相关度分别为-5.9%、-9.6%和-7.7%,负号表明为负相关。 最后,提出了股票平均期望的定义及其估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股票价格行为的基本特征及其相互作用的关系。论文通过分析股票价格的波动与形成过程,提出了股票平均期望的定义,指出股票价格并非围绕其基本价值上下波动,而是围绕其平均期望上下波动,投资者的构成决定了股票的价格水平。在此基础上,揭示了股票价格行为的五个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指出股票价格行为规律性与随机性是共存的,随机性是规律性得以存在的基础。论文给出了股票平均期望的估算方法,并运用在市场微观结构分析基础之上设计的研究方法对其适用性进行了检验,结果是令人乐观的。
【学位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F832.51
【部分图文】:
图2一2股票交易分时图FiguerZ一2TimeSharingStoekExehange图2一2是典型的股市交易分时图,图中围绕横轴波动的两条曲线分别上证指数和上证指数的成交均价;垂直于横轴的线表示主动买盘与主动卖盘之差(股数),向上的绿线表示主动买盘大于主动卖盘,向下的粉线表示主动卖盘大于主动买盘;图形下方的竖线表示分时成交量(金额),深蓝色竖线
BBB股均价价11.29991.07773.84443.6444川川B倍数数8.54441.20003.600000图3一1给出了1994年1月至2004年10月,近11年(130个月)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所有同时具有A股和B股的上市公司的A股的平均月收盘价、B股的平均月收盘价以及A、B股的价格比。由于上海证券
中国股票市场价格行为及其形成机制研究交易所挂牌的B股是以美元计价进行交易的,因此论文按照1美元兑.828人民币进行了换算。图3一1中的B股价格是换算后的人民币价格。图3一1和表3一3显示,沪市A股和B股的价格差异十分巨大。1994年1月至2004年10月间,上海证券交易所同时具有A股和B股的上市公司,A股的平均月收盘价最高为18.04元(2001年5月),最低为4.92元(1994年7月),均值为n.10元;B股平均月收盘价最高为n29元(2001年5月),最低为1.07元(1999年2月),均值为.384元;A股和B股价格偏差最大时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59673
【学位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F832.51
【部分图文】:
图2一2股票交易分时图FiguerZ一2TimeSharingStoekExehange图2一2是典型的股市交易分时图,图中围绕横轴波动的两条曲线分别上证指数和上证指数的成交均价;垂直于横轴的线表示主动买盘与主动卖盘之差(股数),向上的绿线表示主动买盘大于主动卖盘,向下的粉线表示主动卖盘大于主动买盘;图形下方的竖线表示分时成交量(金额),深蓝色竖线
BBB股均价价11.29991.07773.84443.6444川川B倍数数8.54441.20003.600000图3一1给出了1994年1月至2004年10月,近11年(130个月)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所有同时具有A股和B股的上市公司的A股的平均月收盘价、B股的平均月收盘价以及A、B股的价格比。由于上海证券
中国股票市场价格行为及其形成机制研究交易所挂牌的B股是以美元计价进行交易的,因此论文按照1美元兑.828人民币进行了换算。图3一1中的B股价格是换算后的人民币价格。图3一1和表3一3显示,沪市A股和B股的价格差异十分巨大。1994年1月至2004年10月间,上海证券交易所同时具有A股和B股的上市公司,A股的平均月收盘价最高为18.04元(2001年5月),最低为4.92元(1994年7月),均值为n.10元;B股平均月收盘价最高为n29元(2001年5月),最低为1.07元(1999年2月),均值为.384元;A股和B股价格偏差最大时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胡方;基于公司治理的资产流动性风险及定价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2 李静;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股票市场投资者行为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静;智能选股及股价预测系统研究与开发[D];中南大学;2010年
2 孟涛;耗散结构系统金融理论研究与应用[D];山东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596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85967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