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基于交易量的中国股市短期动量与反转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7 07:46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在全球各成熟或新兴证券市场,股票收益存在某种可以预测的模式,这些现象因为与传统金融理论,尤其是与有效市场假说相背离而被称为市场异象。行为金融理论正是抓住了这一契机而在学术界逐渐盛行起来的。 股票价格动量与反转效应作为典型的市场异象,日益受到投资者的关注,同时交易量作为影响价格变动的重要因素,与证券价格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所以本论文将上述两方面结合起来,一方面深入研究中国股市短期动量与反转策略的盈利性,如果存在,分别有哪些特点;另一方面寻找股票的交易量与短期收益模式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交易量在预测股票收益模式方面所充当的角色。 本论文首先介绍了金融市场异象,着重比较了传统理论和行为理论在动量反转策略经济学含义上的分歧。然后采用实证分析法,对中国股票市场采用短期动量与反转策略的效果进行了论证,并结合交易量对两种策略所产生的效果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利用行为金融模型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第一,动量策略收益显著最大值出现在期限组合为2×2的情况下,反转策略收益在1×1时显著取得最大值;第二,在结合交易量因素时,高交易量股票短期内表现出价格动量,低交易量股票短期内也表现出价格动量,但相对于高交易量股票稍弱;第三,纯价格动量策略的动量投资策略收益一般低于结合成交量后的动量策略收益,但是纯价格反转策略一般高于结合交易量后的反转策略收益;第四,以三类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模型BSV模型、DHS模型和HS模型为出发点,并引入动量生命周期假说(MLC),对交易量在影响股票收益模式中所充当的角色进行探讨。结果发现,DHS行为模型和动量生命周期假说(MLC)能够较好地解释之前发掘的收益模式。
【学位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F224;F832.5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流程
第二章 文献回顾
    2.1 有效市场假说
    2.2 证券市场异象
        2.2.1 封闭式基金之谜
        2.2.2 日历效应
        2.2.3 规模效应
        2.2.4 股利之谜
        2.2.5 动量和反转效应
        2.2.6 股票溢价之谜
        2.2.7 基于财务比率的可预测性
    2.3 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的发现和证实
    2.4 传统金融理论对动量与反转效应的解释
        2.4.1 动量效应的传统金融理论解释
        2.4.2 反转效应的传统金融理论解释
    2.5 行为金融理论对动量与反转效应的解释
    2.6 交易量与股票收益模式关系研究
    2.7 中国股票市场的相关研究
第三章 中国股市短期动量与反转策略实证研究
    3.1 样本与数据
    3.2 研究方法
    3.3 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3.3.1 非重叠抽样结果
        3.3.2 重叠抽样结果
第四章 结合交易量的中国股市短期动量与反转策略实证研究
    4.1 样本、数据及研究方法
    4.2 实证结果及主要结论
第五章 交易量角色的探讨与检验
    5.1 基于行为模型的交易量角色探讨
        5.1.1 基于BSV 模型的探讨
        5.1.2 基于DHS 模型的探讨
        5.1.3 基于HS 模型的探讨
        5.1.4 动量生命周期假说
    5.2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基本结论回顾
    6.2 创新之处
    6.3 不足之处及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1 原始数据示例
附录2 原始数据处理程序
附录3 非重叠抽样下期限策略组合主要程序
附录4 重叠抽样下结合交易量的期限策略组合主要程序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柴菁敏;中国股市超短期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736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8736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6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