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盈余质量与认购权证收益率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1 14:01
盈余信息是进行市场监督和体现公司价值的重要参考依据。多年来,国内外学者都试图通过会计盈余质量的研究,减少利润操纵行为,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以及市场监管的有效性。同时,从信息观的视角出发,认为盈余质量的内涵之一是指盈余信息的决策相关性,会计盈余的决策相关性重点体现在预测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与现金流量能力。从此角度看出,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和市场表现自然会成为广大投资者进行股票投资的重要参考。公司盈余质量与未来的股票收益存在正相关关系,而认购权证的价格是随着标的股票的看涨而看涨的,由此可推测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和认购权证收益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联系。基于这种研究背景,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围绕“盈余质量内涵的界定”、“盈余质量的评价”、“认购权证收益率的确定”以及“认购权证收益率与盈余质量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展开论述,以认购权证收益和上市公司盈余质量为研究对象,考察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希望通过理论推导和实证研究得出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为权证投资者提供投资参考。根据权证收益与股票价格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股票与盈余质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推导出权证收益与盈余质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为了更好的评价盈余质量,有针对性的选择...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目的
1.4 研究的方法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1.5.1 盈余质量的文献综述
1.5.2 权证研究文献综述
1.6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6.2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2.1 支撑理论
2.1.1 有效市场假说与功能锁定假说
2.1.2 权证定价与价值
2.2 概念的界定
2.2.1 盈余质量概念界定
2.2.2 认购权证损益的确定
2.3 盈余质量与认购权证收益率相关性机理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实证研究方案设计
3.1 指标的可操作化
3.1.1 盈余指标的可操作化
3.1.2 认购权证收益的综合评价
3.2 研究假设
3.3 模型建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证研究
4.1 研究样本及数据收集
4.2 认购权证收益率指标的描述性评价
4.3 盈余质量的综合评价结果
4.4 数据的回归分析
4.4.1 H 股样本的回归分析
4.4.2 AB 股样本的回归分析
4.4.3 回归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历史和隐含波动率的权证定价效率研究[J]. 钱吉夫. 中国证券期货. 2009(12)
[2]盈余管理、盈余操纵与盈余质量评价[J]. 陈旭东. 会计之友(上旬刊). 2009(08)
[3]中国内地权证市场发展现状及问题[J]. 喻嘉.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09(04)
[4]香港权证市场发展对我国内地的借鉴研究[J]. 曲爱丽. 特区经济. 2009(02)
[5]欧式期权定价与沪深证券市场权证价格分析[J]. 王安兴,胡建芳.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9(01)
[6]沪深市场认股权证和正股关系的实证研究[J]. 杨大楷. 新会计. 2009(01)
[7]中国A股权证市场投资价值研究[J]. 吴敏晓,蓝发钦. 特区经济. 2008(11)
[8]我国内地与香港地区权证市场发展之比较[J]. 王艳秋. 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8(08)
[9]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盈余结构的价值相关性——来自沪市A股的经验证据[J]. 程小可,龚秀丽.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2008(04)
[10]我国权证市场的现状、问题及其完善[J]. 曹海军,何雯雯. 经济师. 2008(06)
本文编号:2910653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目的
1.4 研究的方法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1.5.1 盈余质量的文献综述
1.5.2 权证研究文献综述
1.6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6.2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2.1 支撑理论
2.1.1 有效市场假说与功能锁定假说
2.1.2 权证定价与价值
2.2 概念的界定
2.2.1 盈余质量概念界定
2.2.2 认购权证损益的确定
2.3 盈余质量与认购权证收益率相关性机理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实证研究方案设计
3.1 指标的可操作化
3.1.1 盈余指标的可操作化
3.1.2 认购权证收益的综合评价
3.2 研究假设
3.3 模型建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证研究
4.1 研究样本及数据收集
4.2 认购权证收益率指标的描述性评价
4.3 盈余质量的综合评价结果
4.4 数据的回归分析
4.4.1 H 股样本的回归分析
4.4.2 AB 股样本的回归分析
4.4.3 回归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历史和隐含波动率的权证定价效率研究[J]. 钱吉夫. 中国证券期货. 2009(12)
[2]盈余管理、盈余操纵与盈余质量评价[J]. 陈旭东. 会计之友(上旬刊). 2009(08)
[3]中国内地权证市场发展现状及问题[J]. 喻嘉.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09(04)
[4]香港权证市场发展对我国内地的借鉴研究[J]. 曲爱丽. 特区经济. 2009(02)
[5]欧式期权定价与沪深证券市场权证价格分析[J]. 王安兴,胡建芳.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9(01)
[6]沪深市场认股权证和正股关系的实证研究[J]. 杨大楷. 新会计. 2009(01)
[7]中国A股权证市场投资价值研究[J]. 吴敏晓,蓝发钦. 特区经济. 2008(11)
[8]我国内地与香港地区权证市场发展之比较[J]. 王艳秋. 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8(08)
[9]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盈余结构的价值相关性——来自沪市A股的经验证据[J]. 程小可,龚秀丽.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2008(04)
[10]我国权证市场的现状、问题及其完善[J]. 曹海军,何雯雯. 经济师. 2008(06)
本文编号:29106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91065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