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跌停板制度对我国股票价格影响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7 08:10
涨跌停板制度是最主要的股票市场稳定措施之一,其主要作用是抑制过度波动,稳定市场。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对股票交易实施涨跌停板制度,但其作为一种人为干预市场的措施,有可能会干扰正常交易,导致价格行为的扭曲,学术界对于涨跌停板制度的市场效应存在着激烈的争论。我国为抑制股市大幅波动,稳定股票市场,从1996年12月16日开始实行涨跌停板制度,该制度实施至今的作用如何,是否对市场效率具有促进作用,以及涨跌限制幅度多少为合适,都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本文的论述在总结国内外学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展开,对涨跌停板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及在国际上的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事件研究法和分组比较法,对波动性外溢假说、延迟价格发现假说和阻碍交易假说三个假说分别进行实证研究,从统计角度分析我国的涨跌停板制度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实际绩效,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观点是:1、股票在经历涨停后,股价波动性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回复到正常水平,存在波动性外溢效应,跌停板则无此效应;2、涨停板延迟了股票价格的发现过程,但是另一方面也抑制了市场的过度反应,跌停板没有延迟股票的价格发现过程;3、股票在涨停后的几个交易日内...
【文章来源】:青岛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股票价格达到涨跌停板的年度分布
本文编号:2941393
【文章来源】:青岛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股票价格达到涨跌停板的年度分布
本文编号:29413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94139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