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QFII制度的国际经验及投资实践 ——基于内地证券市场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21-01-07 01:41
  当今世界正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所形成的金融全球化浪潮之中,金融资本在国际范围内频繁而大规模的流动极大地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密切结合,各国国内金融市场日益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组成部分,金融市场的全球一体化趋势凸现。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内地证券市场国际化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在金融市场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如何根据国内外情况,适时而动,采取什么方式和策略来积极推进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我国台湾证券市场开放中的一项制度创新——QFII制度,为内地证券市场开放提供了一个极具参考价值的蓝本。内地证券市场在2002年末正式实施QFII制度。这一制度是内地证券市场国际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本文试图从理论上分析中国内地证券市场实施QFII制度的原因,以及国际资本通过QFII进入中国投资的动因。考察了QFII制度的国际经验,以供内地证券市场借鉴。从实证上分析QFII投资内地证券市场的实践,分析其是否遵守了其一贯的价值投资理念,是否坚持长期投资,以及对中国证券市场到底产生了哪些影响。除引言和结论外,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QFII的理论基础。笔者将内地市场为何要实施该制度...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QFII制度的国际经验及投资实践 ——基于内地证券市场的实证分析


上证综合指数简示图

投资股票,概念分类,上市公司


(二)选股偏好:并未显现出对大盘、高价股的偏好,反而青睐中小盘股、中低价股截止 2005 年 9 月 30 日,内地上市公司的简单概念分类如表 5 所示。笔者将代表性的四家 QFII——花旗环球、瑞士银行、美林国际、摩根斯坦利在 2005 年 9 月 30 日投资的个股进行概念分类,结果如图 2 所示:从绝对数量上看,四家 QFII 的投资绝大多数集中在中小盘股,对大盘股的投资寥寥无几;四家 QFII 均对低价股和中低价股显示出绝对偏好,中高价股少有涉及,而高价股几乎无人问津。从相对数量上来看,四家 QFII共投资了 5 家大盘上市公司,占两市上市公司大盘股总量的 9.09%;17 家小盘上市公司,占总量的 5.50%。四家 QFII 共投资了 19 家高股价上市公司,占两市低股价上市公司总量的 2.34%;大部分集中在中低股价上市公司的投资上。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QFII在境内证券市场中并未显现出其在成熟市场上对大盘、高价股的偏好,反而青睐中小盘股、中低价股。有必要说明的是,从持股市值上看,QFII 的资金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投资了大盘、高价股,如外运发展、G 股份、G 海螺、浦发银行、深发展、贵州茅台等。对中小盘股广泛涉猎,但由于股票本身盘小,动用的资金量并不是很多。

入市


有相当一部分资金用于投资像 G 宝钢、外运发展、G 上港等大盘股。和当初的台湾市场相似,境内市场上大盘股一般都存在价值低估的现象,而一些投机性强的小盘股往往价格高企。在价值投资理念的带动加上境内其他投资者的跟随,QFII 将成为大盘蓝筹行情的启动者。2006 年年初市场行情的强劲上涨,大盘蓝筹不断提升市场重心功不可没。此外,QFII 对成长性良好的股票的关注,有利于境内证券市场价值发现功能的实现。与此同时,一些被炒作的小盘高价股将逐步遭到市场抛弃,沽值水平逐渐向国际接轨。2005 年 5 月份,境内证券市场开始实施股权分置改革。与境内其他机构投资者对股改股惟恐避之不及的态度相反,QFII 则开始大举进仓 G 股。2005 年年报披露,花旗环球进入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的 40 家公司中有 27 家 G 股上市公司,占总家数的 67.5%;瑞士银行的 27 家公司中有 19 家 G 股上市公司,占总家数的 70.4%。QFII 的这些举措很好地配合境内市场这一重大改革,加上其对中小投资者的强示范效应,有助于减小境内证券市场的股价走势由于股权分置改革可能带来的强烈震荡下幅的可能。最后,QFII 的进入还会促使市场投资理念成熟,市场监管水平提升,促进证券市场改革的推进,加深市场竞争程度等积极效应,从而间接影响市场走势。


本文编号:29616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9616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c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