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PO抑价研究 ——基于利益相关者博弈
发布时间:2021-03-31 09:01
对于IPO相关异象的研究已经有近六十年的历史,其中异象主要集中在三大领域:IPO抑价、IPO热销和IPO长期走弱。本人研究发现这三大现象之间有内在的逻辑关系:IPO热销开始导致IPO抑价,最终表现为IPO长期走弱。本文选取IPO抑价作为研究对象。我先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分析,研究发现IPO抑价问题是一级市场上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对于IPO抑价原因的讨论,学者们也众说纷纭。有的学者从传统金融学的风险与收益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有的学者从代理问题、投资者的情绪等行为金融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尽管,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信息不对称理论成为了该领域最为流行的学术观点。然而,该理论对90年代后期美国证券市场上突然急剧增加的IPO抑价程度没有解释力。我国对IPO首日超额收益的研究早期主要是对于现象的描述及解释,但涉及的解释因素大多参照国外的相关研究方法来确定,并多为对西方抑价理论的验证上,特别是信息不对称理论。对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制度因素和我国股市特殊发展历程很少涉及。本文在一定程度上认同西方学者IPO抑价的理论成果,但由于中国股市和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的股市还有很大差距,所以我认为西方IPO...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框架
第四节 本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IPO定价机制的理论综述
第一节 IPO定价机制理论
第二节 IPO定价机制的国际发展趋势
第三节 我国IPO定价机制的演变过程
第三章 IPO定价过程中利益相关者的博弈
第一节 上市公司的决策对抑价的解释
第二节 投资银行(即承销商)的决策对抑价的解释
第三节 投资者的决策对抑价的解释
第四节 监管者(政府)的制度安排对抑价的解释
第五节 利益相关者之间博弈方盒的解释
第四章 中国IPO抑价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一节 中国不同IPO定价机制下IPO抑价分析
第二节 中国承销商结构对IPO抑价的影响
第五章 中国IPO高抑价现象的解决途径
第一节 中国IPO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第二节 论文总结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股票市场IPO抑价的动态分析[J]. 张新杨. 商业时代. 2008(26)
[2]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IPO效应研究[J]. 黄碧. 财会月刊. 2008(20)
[3]IPO抑价与事前不确定性的关系研究[J]. 周孝华,唐文秀. 现代管理科学. 2008(07)
[4]IPO抑价与证券市场制度变迁[J]. 刘立燕,曹溪. 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8(05)
[5]IPO定价中的抑价现象:理论与实证[J]. 王伟峰,周少聪.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08(03)
[6]投资者情绪及波动与IPOs抑价[J]. 周孝华,李纯亮,梅德祥. 统计与决策. 2008(04)
[7]IPOs发行抑价现象的金融学解释及未来研究方向[J]. 赵绍娟,王新宇. 浙江金融. 2007(05)
[8]中国A股IPO抑价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段小明,刘玉山.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2006(01)
[9]圈钱偏好、非流通股与IPO定价[J]. 于栋华,陈湘鹏. 运筹与管理. 2006(01)
[10]IPO询价制度存在的弊端及修补机制[J]. 阚京华.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5(03)
博士论文
[1]中国A股IPO价格行为研究[D]. 江洪波.上海交通大学 2007
[2]我国IPO高抑价和询价发行机制研究[D]. 熊维勤.重庆大学 2007
[3]中国上市公司IPO定价研究[D]. 高学哲.西安交通大学 2006
[4]IPO定价机制研究[D]. 杨记军.四川大学 2006
[5]中国首次发行新股市场化改革研究[D]. 陈蓉.厦门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沪深两市上市公司IPO定价的影响因素分析[D]. 李程.中国海洋大学 2008
[2]中国新股首日抑价原因的实证研究[D]. 林超群.东华大学 2007
[3]新股发行机制与定价效率研究[D]. 张一帆.西南财经大学 2007
[4]我国累计投标询价机制理论及实证研究[D]. 张健.重庆大学 2007
[5]发行制度和发行方式与我国IPO定价效率[D]. 赵炜科.重庆大学 2007
[6]IPO定价理论与模型研究[D]. 崔璇.中国海洋大学 2006
[7]我国IPO发售机制研究[D]. 苟思.重庆大学 2006
[8]券商声誉与IPO抑价关系研究[D]. 禹娜.湖南大学 2005
[9]我国IPO折价的定量估计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 张晓烨.吉林大学 2004
[10]中国股票发行价格异常分析[D]. 李玉峰.西南财经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111170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框架
第四节 本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IPO定价机制的理论综述
第一节 IPO定价机制理论
第二节 IPO定价机制的国际发展趋势
第三节 我国IPO定价机制的演变过程
第三章 IPO定价过程中利益相关者的博弈
第一节 上市公司的决策对抑价的解释
第二节 投资银行(即承销商)的决策对抑价的解释
第三节 投资者的决策对抑价的解释
第四节 监管者(政府)的制度安排对抑价的解释
第五节 利益相关者之间博弈方盒的解释
第四章 中国IPO抑价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一节 中国不同IPO定价机制下IPO抑价分析
第二节 中国承销商结构对IPO抑价的影响
第五章 中国IPO高抑价现象的解决途径
第一节 中国IPO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第二节 论文总结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股票市场IPO抑价的动态分析[J]. 张新杨. 商业时代. 2008(26)
[2]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IPO效应研究[J]. 黄碧. 财会月刊. 2008(20)
[3]IPO抑价与事前不确定性的关系研究[J]. 周孝华,唐文秀. 现代管理科学. 2008(07)
[4]IPO抑价与证券市场制度变迁[J]. 刘立燕,曹溪. 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8(05)
[5]IPO定价中的抑价现象:理论与实证[J]. 王伟峰,周少聪.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08(03)
[6]投资者情绪及波动与IPOs抑价[J]. 周孝华,李纯亮,梅德祥. 统计与决策. 2008(04)
[7]IPOs发行抑价现象的金融学解释及未来研究方向[J]. 赵绍娟,王新宇. 浙江金融. 2007(05)
[8]中国A股IPO抑价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段小明,刘玉山.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2006(01)
[9]圈钱偏好、非流通股与IPO定价[J]. 于栋华,陈湘鹏. 运筹与管理. 2006(01)
[10]IPO询价制度存在的弊端及修补机制[J]. 阚京华.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5(03)
博士论文
[1]中国A股IPO价格行为研究[D]. 江洪波.上海交通大学 2007
[2]我国IPO高抑价和询价发行机制研究[D]. 熊维勤.重庆大学 2007
[3]中国上市公司IPO定价研究[D]. 高学哲.西安交通大学 2006
[4]IPO定价机制研究[D]. 杨记军.四川大学 2006
[5]中国首次发行新股市场化改革研究[D]. 陈蓉.厦门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沪深两市上市公司IPO定价的影响因素分析[D]. 李程.中国海洋大学 2008
[2]中国新股首日抑价原因的实证研究[D]. 林超群.东华大学 2007
[3]新股发行机制与定价效率研究[D]. 张一帆.西南财经大学 2007
[4]我国累计投标询价机制理论及实证研究[D]. 张健.重庆大学 2007
[5]发行制度和发行方式与我国IPO定价效率[D]. 赵炜科.重庆大学 2007
[6]IPO定价理论与模型研究[D]. 崔璇.中国海洋大学 2006
[7]我国IPO发售机制研究[D]. 苟思.重庆大学 2006
[8]券商声誉与IPO抑价关系研究[D]. 禹娜.湖南大学 2005
[9]我国IPO折价的定量估计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 张晓烨.吉林大学 2004
[10]中国股票发行价格异常分析[D]. 李玉峰.西南财经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1111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311117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